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探秘夏衍旧居“曾藏”
在杭州严家路,矗立着一座江南风格的建筑,醒目的四个大字“夏衍旧居”,指引着人们走进夏衍这位钱塘之子的传奇人生。他塑造的《林家铺子》《祝福》《春蚕》等一系列经典电影剧本,传递着最真实的时代之音,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共鸣。2023年5月,夏衍旧居提升改造后,恢复开馆。
夏衍的人生从这间旧居起步
我这个人很平凡,但我经过的这个时代,实在是太伟大了。
这句话出自夏衍回忆录《懒寻旧梦录·自序》。想要了解这位文学巨匠、革命文艺家的故事,可以前往位于庆春门外严家路50号的夏衍旧居看看。
夏衍旧居
旧居设置了展厅、八咏堂、卧室、蚕房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原有风貌,展陈了夏公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老照片、著作、剧本等展品,完整地再现了一位文化巨匠、革命文艺家的成长历程和光辉一生。
夏衍人生的起点,便是从这间旧居开始的。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他从小好学,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甲工求学期间,他开始阅读《时事新报》《民国日报》《新青年》《解放与改造》等报刊上各种介绍新思潮的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夏衍参加浙江学生运动,被选为杭州学生会联合会代表。10月,参与创办进步刊物《双十》和《浙江新潮》,并以“宰白”的笔名发表文章,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得到陈独秀的赞赏。
1920年,夏衍从甲工毕业,公费保送到日本深造。留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社会科学书籍,并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
1924年11月,夏衍和几个留学生在报纸上看到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乘船在日本门司港停泊的消息。他非常想见一见这位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夏衍带着进步刊物和自己的作品去拜见了孙中山先生,得到了中山先生的赞赏。双方交谈大概只有十分钟,孙中山就指定李烈钧为介绍人,安排夏衍加入了国民党,这是夏衍一生中参加实际政治活动的开始。1927年初夏衍奉命回国,因反对蒋介石而被开除党籍,开始走上了新的征程。
1930年夏衍留影
夏衍一生发表的作品数不胜数,含有深刻的教育思想。他提笔为剑,直面时代洪流;以文为矛,书写文艺奋战。
在1927年白色恐怖之下,夏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翻译了《妇女与社会主义》《欧洲文艺思潮论》《母亲》《没用人的一生》等大量进步作品。
随后,他又参与筹备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自1930年当选执行委员起,直到1936年,夏衍始终领导和参与左联的文化革命,成为他一生中极其难忘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
夏衍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