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江日报|大型原创话剧《寻找“杜立特”》衢州首演

2025-11-17 17:23:15来源:浙江日报

11月15日至16日,由衢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精心打造,以1942年“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真实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大型原创话剧《寻找“杜立特”》在衢州首次开演。

杜立特行动,是二战时期中美军事合作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942年4月1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军中校詹姆斯·杜立特率领16架轰炸机空袭日本,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嚣张气焰。可返航途中因油料不足等问题迫降,好在最后64名机组人员被中国军民成功营救。但中国也因此遭受日军发动的报复性军事行动浙赣战役,导致约25万中国平民罹难。

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是“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的迫降地之一。在这里,中国军民曾以血与火的代价,创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迹。该话剧讲述的正是衢州民众在语言不通、自身危难的境况下,毅然对盟军飞行员展开生死营救的故事。

话剧以热血的机场修建工、大学生、善良朴实的村民等为主角,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与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善良大义、热爱和平。

话剧首场演出时间定于11月15日,背后也蕴含深意。

2年前,美国时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专门讲到中国军民在抗战时期奋勇救助美国飞行员、获救美国军人后代回访衢州的故事。

演出现场,精心设计的“飞机碎片”舞台,演员真情实感的演绎,将观众迅速拉入了80多年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夜。当《送别》的歌声在几次离别的场景下响起,中美人民的友谊,让在座观众深受触动。

衢州市民廖金荣观看首场演出后感动地说:“舞台上演员的衣服、场景中的面条,和爷爷讲给我们的故事一样。”80多年前,他的爷爷廖诗原救援了“杜立特行动”3号机领航员查尔斯·奥扎克,双方的后人也由此结下深厚情谊。2024年,奥扎克的女儿苏珊来到衢州,还收到了廖家人送的老宅钥匙,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该话剧由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国煤矿文工团操刀制作。创作过程中,团队多次深入衢州走访,挖掘大量一手素材,将碎片化的历史细节融入剧情。导演钟浩说,以飞机碎片为造型的舞台设计,这一灵感就源于在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参观时看到的很多残片。

值得一提的是,话剧还对衢州扩建机场的历史进行呈现。据悉,当年,为配合“杜立特行动”,衢州动员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机场跑道,作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这一点,过去鲜为人知。

“故事完整,尊重史实,演员专业用心,舞台、造型、灯光、音响,都很棒。”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郑伟勇看完话剧后给予了很高评价。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艺术形式把这段历史更好地讲下去。

作为故事发生地,衢州多年来一直努力以艺术化表达传承这段历史和中美人民间的珍贵友谊:围绕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历史资源,牵头打造首部以“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为题材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约》,拍摄纪录片《寻找“杜立特”》,策划《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主题展》,创作大型交响组曲《和平回响》、情景剧《一碗鸡蛋面》等,通过多样文化载体推动国际交流。

衢州首演结束后,话剧《寻找“杜立特”》还将进一步打磨,计划将在北京、杭州等地演出,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让中美民间友谊代代相传。


作者:记者 王璐怡 于山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