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夯实基层调解根基 构建和谐稳定家园

2025-10-28 10:29:08来源:南星街道

民间调解员(右)倾听并化解居民烦心事

近日,南星街道“尚家和”工作室成功落地南星街道海月桥社区,以更专业的服务阵容和更完善的调解机制,进一步助力基层家事纠纷化解与家庭和谐建设。

家,是心灵的归宿,但当暴力阴影笼罩,温暖港湾也可能成为伤痛之源。日前,南星街道海月桥社区妇联联合“尚家和”工作室成功化解一起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婚姻危机,通过法律赋能、资源整合与情感疏导,帮助重组家庭重拾希望。这不仅是该社区今年调解成功的第12起家事纠纷,更折射出社区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型实践。

破局之道:

从“家丑不可外扬”到“法律撑腰维权”

重组家庭丈夫张三(化名)因介意妻子宋某(化名)婚前育有一女,长期矛盾摩擦不断。宋某因病导致自主行动不便后,张三多次实施暴力,直至其受伤住院报警。海月桥社区妇联迅速启动调解程序,引入“尚家和”工作室专家姜律师,通过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等证据固定家暴事实,并依据《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明确告知张三:“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行为。”

面对房产、存款分割等争议,姜律师提出“保障弱势方基本生活+合理分配财产”的方案,同时联动社区心理辅导师资源,帮助双方从情绪对抗转向理性协商。最终,双方达成“暂不离婚、宋某入住养老院、张三定期探望并支付费用”的协议,并签署《反家暴承诺书》。这一结果既维护了受害者权益,也为破裂关系留出了修复空间。

创新之维:

“1+3+N”体系织密家庭幸福网

今年以来,南星街道妇联以海月桥社区“十亩优享家”建设为契机,打造“1+3+N”服务体系。该体系以“甜蜜驿站”为核心阵地,依托婚恋交友、非遗文化、家事调解三大功能空间,广泛动员志愿者与专业机构等多方力量参与。通过整合“缘心相亲工作室”“火柴非遗文化博物馆”等在地资源,并联动紫薇花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南都法律服务所等4家社会组织,逐步形成覆盖“婚恋相亲—关系调适—矛盾化解—养老支持”的全链条服务闭环,系统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过去调解靠‘说情’,现在靠‘说法+服务’。”海月桥社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近年来,街社两级妇联通过引入法律、心理、救助等专业力量,已实现家庭纠纷“接案率100%、调解成功率100%”。今年以来,海月桥社区妇联主动发现并介入家暴案件6起,参与上级转介家庭婚姻疑难问题12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深耕之策:

专业化与多元化并进,筑牢稳定基石

海月桥社区妇联一方面通过“尚家和”工作室分站点建设,将专业调解力量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持续引入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参与个案调处;另一方面,通过培育“银龄调解队”“非遗文化疗愈团”等志愿者队伍,实现“专业力量+民间智慧”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家事调解服务质效。

除了解决具体矛盾,街道和社区妇联更注重家庭生态的长期培育。依托“十亩优享家”公共空间,以“调解+赋能+融合”复合模式,常态化开展“家文化”讲堂、夫妻成长工作坊、亲子非遗体验等活动,让居民在互动中学习沟通技巧,重塑家庭观念,已帮助20余个家庭在共同创作中缓解压力、增进理解。

下一步,南星街道将持续以“尚家和”平台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浙江遗嘱库等社会专业机构的合作,将财产公证、遗嘱设立等服务前置融入婚恋指导流程,推动法律刚性、专业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从源头预防家庭矛盾,构建更具韧性的基层支持网络。

作者: 编辑:叶丽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