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惊艳千岛湖 文化特派员与村书记带来“文创实践课”

省级文化特派员阎敏(右一)向游客热情推介文创产品
本报讯(区文明办 丁兰街道) 千岛湖畔,秋光潋滟,创意涌动。近日,2025千岛湖创意生活周启幕。来自丁兰街道皋城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阎敏,跨越200公里,将独具特色的“桃花坞”文化品牌带到了千岛湖现场。
步入文化特派员专题展区,深浅交叠的粉,成为最动人的视觉语言。展台上,以桃花为灵感的文创产品琳琅纷呈:蕴含中医药五行智慧的手串雅致脱俗;扭扭棒编织的桃花周边灵动可爱;而印着“隐山”意境的杯子,更是将一方山水诗意握于掌心……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皋城村如何把非遗底蕴、现代创意、中医药智慧,乃至“桃花运”的美好祈愿,巧妙地编织进一朵桃花的故事里。
文化特派员现场“导购”
村书记变身“手工导师”
展台前,省级文化特派员阎敏化身“品牌主理人”,向游客热情推介。“阎老师,这手串真能招桃花吗?”一位姑娘的打趣引来阵阵笑声。“心诚则灵!”阎敏笑着回应,随即拿起一款手串介绍起来,“这是我们联袂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开发的,五类珠子对应五大古方,全部采用纯中药材质,连粘合都用天然榆树皮,是一款真正可佩戴的‘健康文化’。”
一旁的皋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建国则化身“手工导师”,耐心指导游客制作手串。“先把喜欢的珠子挑出来,穿珠时要捏紧线头,从珠孔轻轻穿过,线尾记得打两个结固定……”在他的示范下,游客们纷纷动手,挑选串珠、自由搭配,制作属于自己的中医药手串。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这门手艺将来通过‘进群入格’线上线下网格指导,让村民参与进各类文创的制作,带动共富。”俞建国表示,这一文创产品未来将常驻皋城村,成为桃花坞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触可感可带走
桃文化走出乡村绘新景
“桃花坞项目的核心,是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重新绽放。”阎敏介绍,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驻村后,她携手村民深挖本土桃文化与山文化,共同打造出以粉色为标识的文化品牌。
“桃花坞”品牌的成功打造,是文化特派员制度赋能乡村的生动缩影。在这一理念下,村民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从文化的旁观者,成为了主动的创造者与传播者。他们不仅共同筹建了集展览、体验、研学于一体的乡村艺术博物馆,更逐步构建起一条从文化挖掘、创意转化到产品研发、村民参与乃至市场推广的完整生态链。如今,带有“桃花坞”印记的文创产品正持续走出丁兰皋城,迈入更广阔的市场。
游客可在湖光秋色中感受“粉色桃花源”,亲手串一串承载健康祈愿的手串,带走一件充满巧思的文创。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皋城村的文化脉络变得可触、可感、可带走。
阎敏表示,他们最终希望让丁兰街道皋城村的文化积淀真正“活起来”,融入当下。当游客带走一件桃花手信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份实物,更是一份对丁兰“都市新桃源”的认同与向往。
在本次千岛湖创意生活周中,上城的文化特派员们各展风采,市级文化特派员涂文军、沈泽群、方杜衡与区级文化特派员胡馨之,也带着驻点项目亮相,展现多元文化赋能实践。上城区文化特派员工作始终扎根基层、精准发力,让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参与”,从“单点突破”形成“全域覆盖”,真正让文化成为激活基层发展动能、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