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黄晓明新片上映,曾在上城“入学”近一个月!

2025-10-27 15:54:42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采荷街道 弯湾托管中心 微博@电影阳光俱乐部 都市快报 杭州日报

最近上映的电影《阳光俱乐部》大家都看了吗?黄晓明在该片出演虽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时期的主角吴优。影片在杭州取景拍摄,其中黄晓明更是在上城这所学校“入学”了将近一个月↓↓

为了贴近角色,黄晓明曾在杭州市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入学”近一个月,与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生活、学习。在杭州路演现场,弯湾的老师和孩子们惊喜现身,成为当天最温情的环节。弯湾的师生们亲切地称呼黄晓明为“明明同学”,并与他一起回忆了学习收银、听广播、吃苹果的日常。

黄晓明说,电影中吴优与妈妈的许多相处细节,都源于他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观察到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真实故事。

在路演现场,一位“大朋友”和黄晓明互动:“还记得我教你英语吗?”黄晓明立刻回应:“记得!Apple!”简单的对话充满了真挚的感动。

“明明同学”待了快30天的学校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地方?

如今的弯湾托管中心有着很多响当当的名号——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首批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而回顾弯湾的创立之路,其实发源于一个普通母亲无私的爱。

1991年,徐琴两岁的儿子弘毅从床上跌下。她守在抢救室外,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收到病危通知书。

一个月后,弘毅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从此成了一个多重障碍的孩子。那些年里,弘毅瘫痪过两次,间歇性失明经常发作。2009年,20岁的弘毅从杨绫子学校毕业,可他却依旧还想回到学校。

于是,徐琴租下了杨绫子老校区的一间教室,开启了弯湾的第一步。一个月后,她在钱江四苑租下了一楼的一套房,三室两厅100多平方米。客厅里拼上两张桌子就是教室,餐厅就是食堂,主卧是孩子们活动的“操场”,次卧是老师的办公室。

第一节课,徐琴领着孩子们去小区门口认公交车牌,记住回家乘车的方向。后来,她带孩子们去得最多的教学点是附近的菜场,教他们认识食材并学会付钱,摊主们成了孩子们练习交流的对象。

2011年5月,在各级政府和残联的关注下,弯湾托管中心正式挂牌。2013年底,他们搬进了凯旋路上宽敞明亮的新家,弯湾这个港湾也渐渐稳定。

如今,全长350米的荷湾·特有爱幸福街区里,弯湾书窝、弯湾小超市、弯湾洗车行、弯湾茶饮铺等相继开业,徐琴带领着一群心智障碍青年经营至今,越来越多的心智障碍青年在弯湾的大家庭里迈出了融入社会的第一步。

在弯湾,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比如在弯湾洗车行,大家分工明确——冲水、打泡沫、洗车门、洗轮毂,接着几人联手拉起毛巾擦车。小马行动不便,就负责记录车牌、制作报表,大家都叫他“马掌柜”;佳焌对数字不敏感,但动手能力强,举起水枪就十分兴奋,修桌椅、换灯泡都抢着做。

让孩子们学会这一系列洗车操作,并不容易。一开始洗车,孩子们时常做完一个步骤会忘记下面该做什么,愣在原地。为了教他们擦车,徐琴把毛巾分成了五种颜色,还编了首儿歌:“多色毛巾有分工,外表用蓝色,门框用紫色,里面玻璃用红色,方向盘座椅用绿色,打蜡用棕色。”等把五种毛巾都用完,孩子们就知道,这辆车洗干净了。如今,他们已经很熟悉自己的分工。

现在,徐琴和志愿者、辅导员、家长依然坚持给孩子们上课,每天的课程都会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在“弯湾”的老师们眼里,即使是年近40岁的心智障碍青年也是“孩子”,他们和健全人一样,也会面临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大事,还需要我们继续教。”

作者: 编辑:叶丽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