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优秀项目角逐创新创业大赛 上城区想让更多“金靴项目”成长为“行业标杆”
“在头皮上打印一张‘电子皮肤’,可以采集癫痫患者一周的脑电数据,而费用只要原先的1/50……”昨天,在2025上城区第四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路演现场,来自剑桥大学的谢屯洋用7分钟介绍了参赛项目《电子皮肤+AI:打造脑机接口的GPT时刻》。
2000年出生的谢屯洋,是扎根杭州创业的年轻代表。他们的团队有15人,大多是00后,他创立的杭州脑境元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突破传统脑电监测技术,成功研发了全球首款全自动化电子纹身脑电采集系统。“这项技术已转向医疗诊断领域,比如癫痫患者数据监测、睡眠障碍诊治等医疗场景,未来可能往人脑赛博化的方向延伸。”谢屯洋介绍,团队下一步将重点开发脑电大模型,进一步挖掘人机深度融合的可能性。
据悉,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2025上城区第四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广泛征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诚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齐聚上城,共吸引了全球868个创新创业项目踊跃参赛,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与数字服务、智能制造、智能物联、生命健康、数字能源等六大前沿产业领域。经过多轮筛选,12个优质项目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站上决赛舞台。
比赛采用现场路演+答辩的形式进行,12强选手将依次登场进行项目路演,限时7分钟。项目路演结束后,现场7位首席专家评委对登场项目进行提问交流,限时7分钟。结束之后,由7位首席评委和25位大众评审共同对其进行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项目“扎得稳,成得快”,本届大赛为入围30强项目配置了真金白银的“成长政策包”,获奖项目按要求落地转化的,不但可以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项目资助,还有贷款贴息、房租补贴、股权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支持。此外,所有进入复赛的项目符合相关条件的都可享受上城区科创空间三年最高200平方米免费办公用房,实现产业化的项目还可梯度享受更高类别的研发补助。
“大赛既是竞技场,更是连接器,是上城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的重要桥梁。”上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CID(高新产业最集中区域)科创人才”发展模式,通过“赛事引才、政策留才、生态育才”的闭环体系,让更多“金靴项目”成长为“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