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多 味道正 价格靓 东平巷藏着宝藏牛腩粉
“老细,牛肉丸加牛腩粉。”在杭州中山中路与青年路之间的东平巷3-1号,一家开业仅三个月的新店“邦仔记牛腩粉”,悄然成为老街坊与在杭广东、香港食客的聚集地。据悉,该店由曾因搬迁令不少街坊“意难平”的“百家鸡味馆”老板新开,不少老客闻香而至,纷纷感慨:“那个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东平巷,东起中山中路,西至青年路,是一条保留着浓厚原住民生活气息的小巷。不少老杭州人还记得,小时候若往东平巷走,多半是去巷内的卫生院打针。如今,巷口“邵芝岩笔庄”依旧,而斜对面的“邦仔记牛腩粉”却为这条安静的小巷添了几分热闹与鲜香。
“冇问题,坐低慢慢食。”(没问题,坐下来慢慢吃。)店内粤语声此起彼伏,不少在杭的广东人、香港人把这里当作“家乡小站”。马赛克地砖、吊扇、卡座、阁楼,典型的港式茶餐厅风格,让人恍如置身《花样年华》里的“金雀餐厅”,或是《九龙冰室》中的“美都餐室”。
“我想打造一个属于杭州人的香港茶餐厅。”王振邦除去邦仔记牛腩粉及百家鸡味馆的主理人身份外,还是杭州上城旅港同乡会会员,他表示“98年我就从香港来到了杭州,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想通过这家店把家乡的美味带给更多人尝尝。”
“听说老板回来了,我们几个老邻居特地约着一起来。”住在附近的陈阿姨说,“以前‘百家鸡味馆’搬走,大家都很不舍,现在新店开张,我们算是‘寻味’而来。”
“邦仔记”主打牛腩粉和凤爪排骨饭,但菜单上从咖喱鱼蛋到XO酱萝卜糕,从沙姜白切鸡到老火靓汤,无一不是地道港味。招牌“五香牛腩竹升面”选用带筋肥腩,慢火熬煮数小时,肉质软糯却不失嚼劲;竹升面则沿用传统工艺,以竹竿弹压而成,筋道爽滑。不少食客评价:“吃完面,连汤都要喝光,才算圆满。”
正如香港作家马家辉所言,茶餐厅是“混血,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是“具体而微的全球化象征”。而在杭州,这种“混血”与“包容”也恰是城市底色。走进“邦仔记牛腩粉”,就像走进一家杭帮面馆,闭眼点单,总有一样能抚慰你的胃与心。
“我们希望能做一家让杭州人和在杭广东人都觉得‘对味’的店。”邦仔记牛腩粉的定价也很亲民,人均15-20元就能吃得很满足。王振邦表示,价格亲民,味道扎实,正是茶餐厅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