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蓝媒热评|从“无”到“有” 从“一”到“六”

2025-10-15 10:03:25来源:中国蓝新闻

金秋10月,备受瞩目的义乌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正式开门迎客。走进这座现代化的商贸枢纽,回头望去,仿佛能看到,1982年在街头巷尾用油毡布棚支起的露天摊位——这片土地上小商品市场的最初模样。四十余年光阴流转,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到如今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小商品市场已迈入到第六代。从“无”到“有”,从“一”到“六”,义乌书写了一部中国市场经济的传奇。四十余年的蝶变,也蕴藏着义乌人的变与不变。

变化的是市场空间,不变的是首创精神。从第一代马路市场到第六代数字化、全球化的数贸中心,义乌的物理空间不断延展:从露天到室内,从篁园老街到国际商贸城万商云集,再到如今融合数字贸易、直播电商、跨境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市场,义乌始终走在市场形态革新的前沿。然而,支撑每一次“破界”的,正是那份“无中生有”的首创勇气。当年在“投机倒把”争议中坚持开放摊位,率先实行“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四个允许”政策,正是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让义乌在改革浪潮中始终立于潮头。

变化的是交易方式,不变的是务实作风。早期的讨价还价、现金交易,已升级为扫码支付、数字结算、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现代商贸模式。第六代市场更以“数字赋能、全球链接”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球供应链平台。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义乌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劲头未变,那种“一元钱生意也做”的精打细算与诚信经营,仍是市场最深的底色。这种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是义乌市场历经风雨而愈发壮大的根本所在。

变化的是商品格局,不变的是开放胸怀。从最初的针头线脑、纽扣发卡,到如今覆盖26大类、210万种商品,这里已然是“买全球,卖全球”。第六代市场更聚焦数字贸易与全球资源配置,吸引国际买手、数字服务商、创新企业入驻,推动义乌从“世界超市”向“全球数字贸易创新策源地”跃迁。然而,无论规模如何扩张,义乌始终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姿态。从最初欢迎全国各地的“货郎”汇聚,到今天用数字和算法构建“全球超级商贸新引擎”,义乌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拥抱变化、链接世界。

从“一”到“六”,是数字的递进,更是精神的传承。义乌的奇迹,不在高楼广厦,而在那股“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创造伟力。从一代到六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经历了太多时代变迁和技术革新。这一次,他们再一次敏锐地捕捉到风向的变化。虚拟数字技术的“无”与实体进出口贸易的“有”,从“无”到“有”,有无相生,不断变革,却又始终如一——继续书写着这个关于勇气、实干与开放的义乌故事。

作者:中国蓝新闻评论员 成立刚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