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砺水泥地 温柔旧时光 丁兰再现童年游戏本真模样
近日,丁兰街道美辰社区辰秀嘉园南区公园的水泥地广场变成了传统游戏的“主题公园”。跳橡皮筋、跳大绳、打弹珠、绑花线、滚铁环等十款经典老游戏,重现往昔乐趣,让居民在水泥地上重温那些温柔旧时光。
“就是要这个水泥地的感觉!”美辰社区党委书记胡佳译指着粗砺的地面说道,“小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地上玩这些游戏的。”活动现场,滚铁环的大小朋友推着铁环奔跑,铁环与水泥地碰撞出“哗啦啦”的声响;拍洋片的孩子们蹲在地上,专注地拍打着画片,丝毫不介意水泥地的粗糙质感;正在教孙子打弹珠的陈大爷感慨道:“这才对味!我们小时候就是在水泥地上玩弹珠,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是塑胶地垫无法替代的。”
除了传统游戏,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多个怀旧主题展区。
“老底子糖画区”前排起了长队。老师傅的糖稀锅冒着热气,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只见老师傅手腕轻抖,将温热的糖稀变成栩栩如生的兔子、金鱼和小灯笼。小朋友们屏息凝神,看着普通的糖稀在老师傅手中魔术般变成各种造型,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做糖画!”6岁的睿睿兴奋地举着刚得到的糖画,“我要把它保存起来!”
“7080童年小卖部”同样热闹非凡。古铜色铃铛悬挂在摊位架上,参与者先摇响铃铛,随后小窗开启,送出用牛皮纸精心包裹的零食盲盒。打开盲盒,无花果丝、山楂片、粽子糖、麦丽素等经典零食勾起味觉记忆。这个充满仪式感的环节让大小朋友都兴奋不已,铃铛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摇铃铛的那一刻,好像真的回到了小时候的小卖部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李女士感慨道。
在精心布置的“一条手帕的故事”展区内,社工精心搜集来的二十余块手帕成为焦点。这些手帕选取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梅花、熊猫、花仙公主等经典图案,旨在通过视觉符号直接唤醒居民的集体记忆。虽然并非居民家中旧物,但熟悉的图案依然成功勾起了居民们的强烈共鸣,不少老人指着图案兴奋地向儿孙讲述“当年我也用过同款”的故事,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胡佳译表示:“这些传统游戏和手工艺不仅带来欢乐,更蕴含多重教育价值。糖画这样的传统手艺,不仅能让孩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