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丨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5-09-24 14:38:02来源:中国蓝新闻

在本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与会嘉宾就如何通过前沿科技更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

走进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展区,杭州清凉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当地正在部署的这个天地空一体化科研监测数字平台,不但可通过无人机进行24小时的自动巡检,还能通过定位项圈等数字技术,实现对保护区内珍稀动物数量的实时精准监测。

墨西哥新莱昂环境秘书处代表 佩雷斯:我很惊讶数字技术能够怎么好地运用在森林生态的系统的保护中,我一定要把这些经验和这些图册带回去好好学习。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工程师 雷倩:特别喜欢,甚至还有一些来宾,他们已经准备要走了,还折回来说问我们还有没有,还有没有?他们很想要。我们带了六套书过来,每一套现在已经发完了近百本了。

在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展区内,参会的63家机构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环境保护研究成果。大家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突破的大量涌现,将为生物圈保护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 陈良甫:围绕信息化、科技化、智慧化这样在努力,努力打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样的品牌。用科技支撑了保护,用创新引领了未来。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王小平:声纹识别的,还有这个视频识别的,现在大家都在做这个,毕竟这是今后的一个方向,可能在以后的话,AI这些的可能就应用到这个保护区的发展中来。

不少科技企业携最新研发成果亮相大会。来自海康威视的野保相机、多光谱植被监测仪等产品已经应用到了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而这款由临安企业生产的生物基雨靴,由玉米芯为原料制成。每生产1吨这样的“绿色橡胶”,就能为地球减少1.4吨碳排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 乔治:很难想象这是用玉米做的,这样先进的环保技术值得向更多地方推广,特别在那些农业很发达的地区。

海康威视自然资源行业总监 王亮:我们现在落地案例是比较多的。大模型、还有包括我们的物联感知的技术。我们希望后面也为这个行业做更多的贡献。

在今天举行的全体会议,以及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等7场平行论坛上,不少话题也都是围绕科技如何更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与会者认为,要以科技为桥梁,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联想集团“追豚计划”项目负责人 郭俐杉:我们最开始都是始于工业上的场景,接下来我们希望把这些技术延展到更多的应用场景里面。比如说像科考类的,以及像我们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样。

蚂蚁森林基金会秘书长 王小颖:要倡导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别是人的更多地参与。我们也是不断地去通过科技化的方式和科技的平台,来赋能和带动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王丁:人与生物圈计划,本质上它就是一个科学计划。我们是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塑造一个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中国蓝新闻记者 马思远 邵大望 李琳 杭州台 临安台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