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钱塘江“黄金左岸”筑梦中央创新区

2025-09-16 10:30:42来源:上城报

近日,全国首只百亿级央企创投母基金——国新创投基金正式落地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首期规模100亿元,助力小镇产业能级提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助推器。当前,上城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约为四分之一,相较于深圳福田、上海黄浦等金融集聚区40%左右的占比,仍具有显著增长空间。如何释放这一潜力?

在打造中央创新区(CID)的战略指引下,上城正以钱塘江19公里“黄金左岸”为载体,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建设,探索“金融+科创”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级基金小镇

打造产业资本高地

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三期区块,PAG太盟投资浙江总部正在加紧装修,预计12月初入驻。这是一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50亿美元的亚太顶级投资机构,其周边“邻居”,海港产融等一批重点机构已率先投入运营。同时,深创投东南总部等知名资本平台也将相继进驻。

“小镇三期已初步形成高能级金融生态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小镇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理论指引下,先后完成小镇一期、二期、三期等区块的改造提升,形成了1平方公里的产业核心区和2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核心区内,中式合院与现代建筑交融,自然环境如诗如画,这里也成为杭州主城区最受企业青睐的集聚区之一。如今的基金小镇,已集聚各类金融企业2300余家,管理规模达1.5万亿元,累计税收突破200亿元,上半年实现全区金融业增加值349.6亿元,增幅7.0%,居全省首位。

“我们以‘产业资本赋能实体经济’为核心主线,以‘科创基金、资产配置、特殊资产’为发展赛道,重点招引头部榜单机构、上市公司投融资平台和千亿基金等,将私募集聚优势升级为各类金融要素集聚优势,全力打造基金小镇3.0版。”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说,小镇到2030年力争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万亿元,投向实体项目超2万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资本动能。

而放眼上城,该区集聚了杭州市50%以上的省级以上持牌机构总部,浙江省60%以上的证券、保险、期货在浙总部,是全省持牌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区域。因此,立足更广阔的空间维度,上城正以四大板块联动发展构筑金融发展新格局——贯穿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望江新城、钱江新城及钱江新城二期,联动沿江街道形成的金融产业带,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与产业承载能力,释放协同发展势能。

机制生态双驱动

构建“金融+科创”闭环

金融赋能科创,既要“看得准”,更要“接得住”“长得大”。

9月初,一场“新质生产力专场项目路演对接会”在基金小镇路演中心举行。这也是第343期“山南投融汇”活动,包括芯微泰克等在内的4家科技企业登台路演。自2023年7月推出以来,该活动累计参与投资机构5700余家次,推动项目对接552个,促成融资超33亿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融资平台之一。

平台吸引力提升,带来了更多科创企业与投资机构的集聚。如何推动这些资源有效落地?

创投项目产业(科创)园应运而生。为承接这批高成长潜力项目,小镇在一期专门腾挪出1.6万平方米空间,构建“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的孵化模式。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四零”服务:办公场地零成本、资本对接零距离、成果发布零时差、场景开放零边界,让科学家专注创新,助创业者安心成长。

中科醒诺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就是一例。在参加路演后,企业仅用2个月便落地创投园,其自主研发的“高能隧道消杀技术”已形成专利壁垒,可提供监测预警到防控救治的综合系列解决方案。

而从路演到落地,一个完整的“金融+科创”闭环正在这里形成——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吸引13个科创项目入驻。其中,图龄智能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开创养老产业新业态,负责人丁尧说:“基金小镇地理位置优越,人与自然融合的创业环境十分难得,非常适合高科技研发,而且周边大量投资机构聚集,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对接投资人资源,助力企业迅速成长。”

按照规划,小镇将全力把创投项目产业(科创)园打造为“人工智能”孵化首选地,今年计划落地“人工智能+”优质创投项目不少于20个。与此同时,小镇正积极联动钱塘智慧城、钱江新城等周边区域,推动更多机构已投优质项目“入城落地、产业上楼”,强化全区“投育招”一体化生态。

在上城,金融不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核心支撑。而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滴灌下,人工智能企业也将在这里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迈向“从1到无限”的未来。

(据9月12日《杭州日报》 记者 李婷婷 上城微融圈 李凌婧 谭西涵 闫 瑾 朱 沂)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