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银泰门口突发,三拨年轻人同时停下!又被杭州暖到了……
老人拖着行李箱,在商场门口蹲下不久后突然倒地。路过的三拨年轻人同时注意到了异常,选择停下、折返......有人搀扶、有人打120、有人买来面包守在身旁。
这两天,这段监控画面打动了许多网友。有人称,这简直是街头的“饱和式救助”。
老人拖着行李箱,商场门口突然晕倒
有三拨年轻人停了下来
9月7日下午3点多,定安路西湖银泰东门口人行道。有人快步走在大楼庇荫处,有人刚从冷气充足的商场里出来,匆忙逃离暑热。
一位身穿深色短袖的老者拉着行李箱,在商场门口花坛边慢慢蹲下,一手扶着行李箱,表情痛苦。
两名刚从商场走出的女士注意到,驻足回头。正巧一名骑着小红车的男子扭头一看,车子丝滑地骑出数米,便直接折返。而不远处刚刚路过的另两名年轻人也停住,回了头......
两名女士上前拉过旁边露天咖啡吧的一把椅子,正想搀他起来询问情况,老人却突然体力不支倒地。
这下,三拨年轻人都冲了上来。有人给老人扇风,有人打了120,有人蹲下询问,又缓慢将他扶到椅子上......监控画面显示,没过几分钟,老人似缓过神,大伙儿见他站起来就拉着行李箱,迈着小步准备离开。此时,又有一名小伙子拿着水和食物快步追了上去。
有人扶、有人买水、有人追着送面包
“不用问我名字,新杭州人”
黄女士是监控中背着包、帮忙拉椅子的年轻人。她说,“没事的。不要问我名字了。”
那天下午,黄女士和姐姐刚准备从西湖银泰离开,走出商场不久就看到了这位老人,刚好还有一名骑车的男子路过,也直接折返了回来。
“我本想说给他拉个椅子坐一下吧,但是他没法站起来,反而直接倒下去了。”黄女士记得,她和姐姐紧张不已,吓了一跳,随即上前查看情况。
好在等了会儿,老人有些恢复过来。他看起来60多岁,自称是来杭州找工作的。
“我记得老人说话声音是发抖的,一手从兜里掏出一瓶速效救心丸。我姐姐当时就转身去旁边面包店给他买面包了。”黄女士说,当时情况紧急,问了老人有没有家人联系方式,老人并不搭话,“我个头小,扶他不起,还是另一位小哥帮忙扶起来的。”
过程持续时间不长,后来见老人自己能走动,黄女士和姐姐停着看了会儿,就离开了。
黄女士说,事后回想这事儿,她觉得有点欣慰,“倒不是说做了件好事。就是那种紧急的情况,不要说是我,只要是看到了都会帮的。而且那天确实有好几拨年轻人停下来。大家彼此都不认识,但是有人扶、有人守着,一起帮了这位大伯,这种感觉挺好的。”
黄女士并不愿透露自己更多信息,只说是厦门人,如今和姐姐都是新杭州人,生活、工作在这里。
《在外互助父母条约》杭州版
生效!
这段视频底下,有不少网友留言:
“都说杭州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真不只是天气而已。”
“含泪量很高!每个人都会变老,把爱传递下去。”
“好的社会风气,就应该是这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也有人想起近年来社交网络爆火的一则帖子:《在外互助父母条约》。
看以为是年轻人玩抽象,其实不难理解,它讲的是许多年轻人在线上约定,出门在外时互相帮助自己遇到困难的长辈。他们发帖呼吁,“这个路口有我,也坚信下一个路口有千千万万的我。
这则协议并没有任何约束条款,其实也不具法律效力,却让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转发留言,表示“自愿签署”。相关笔记累计阅读量超过1亿次,点赞量超500万次。
这不,这份“赛博孝心”就在杭州出现现实版了——
“我帮不了千万个他,但下个路口有千万个我。”
资料丨杭州发布 杭州日报 清波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