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学校迎来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点亮“爱国心”
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学生们制作出一面“星光墙”
杭州市笕弘实验学校学生将信件投入“时空信箱”
跨越时空的共鸣——杭州市笕桥中学用航天精神浇筑青春底色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学生表演军体拳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在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四季青中学宣讲《战火中的钱塘江大桥》
近日,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上城各地中小学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传统文化等为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有新意、有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从历史汲取力量 在新时代勇担使命
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四季青中学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郑维超为全体师生上“开学第一课”。他紧扣“健康”主题,勉励师生要从身体、心理、意义和交往四个维度保持健康,收获进步;以“青豆映日”般的朝气面对挑战,用知识书写强国新一代的青春篇章。学校还邀请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高菊芳老师,为师生带来“开学思政第一课”——《战火中的钱塘江大桥》事迹宣讲。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回忆,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跨越时空对话
致敬革命先烈
杭州市笕弘实验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舞蹈《红巷忆·少年志》以动人的肢体语言再现烽火岁月中的少年志向。学生们将一封封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信件投入“时空信箱”,由教师代表随机抽取了两封信并现场朗读。这一封封信,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一场跨越八十年的对话,深刻体现出历史与当下的精神衔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晓以《铭记抗战史 筑梦新征程》为主题,回顾笕弘学子的暑期实践活动,他们用一场场生动的实践,让这份“精神教科书”有了温度、有了力量。有的学生走进了滨江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在导弹雕塑前驻足,在“十大英雄”立牌前沉思,把“强我国防”的种子悄悄埋进心里;有的学生走进航空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钱学森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故事,在泛黄的史料里触摸“航空救国”的初心;还有的学生来到笕桥抗战纪念馆,手拉手站在纪念碑下,让红领巾与“珍爱和平”的誓言一起飘扬。
红色基因承薪火
少年逐梦正当时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的和乐少年们静静驻足于抗战主题书画展前,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厚重;红色宣讲《心中的丰碑》深情开讲,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于大洋以铿锵之声,带领师生追忆英烈、铭记历史;“橄榄绿”军体拳刚劲有力,一招一式尽显少年担当。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以书画凝魂、以宣讲传心、以拳脚砺志,让红色血脉在校园薪火相传。
感受航天魅力
点亮科技强国梦
步入杭州市笕桥中学校史馆,航天主题的历史墙如一幅壮阔的时光卷轴徐徐展开。指尖轻抚斑驳的飞机模型,耳畔仿佛响起穿越时空的战机轰鸣。学习单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与沧桑厚重的展品交相辉映。笔锋遒劲落处,红色基因已化作血脉中滚烫的信仰印记。这场跨越烽火岁月的对话,正让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朝气在校园中交织、升腾。
星光映初心
吹响爱国主义“集结号”
开学日变身“红色课堂”,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开学第一课吹响爱国主义“集结号”。学生们剪出一颗颗闪耀的五角星,深刻感悟烽火岁月,写下和平心愿,用双手汇成一道动人的“星光墙”。83岁的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员、八路军后代郑世英爷爷来到开学典礼,为孩子们深情讲述红色故事,带来震撼人心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一次思想的启蒙,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它用爱国情怀点燃了青少年的梦想与担当,为他们解锁了新学期的“正确打开方式”。期待这股正能量持续涌动,让更多孩子在成长路上心中有国、脚下有路,真正成为扛得起民族未来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