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观察丨以创新占先机 浙江民企500强数量蝉联第一
最新公布的2025中国民企榜单,浙江蝉联“民企500强”“制造业民企500强”和“服务业民企100强”这三项入围企业数量之最,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浙江民企如何保持创新发展的优势?
8月的吐鲁番盆地,白天的温度都超过了40℃,但零跑科技的工程师团队却以沙漠为实验室,对一款即将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并推向欧洲的全新车型开展高温暴晒测试。
零跑科技动力系统开发部标定工程师 杨明明:高环境温度,低空气湿度,最严苛的一个环境,通过这种极限挑战之后,才能覆盖在中国,包括全球市场去用车。
今年,零跑科技首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同时还连续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势力车企,以“全域自研”为核心战略,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突破,今年,企业还率先与Deepseek-R1大模型完成深度融合,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等多个应用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流畅高效体验。上半年,已累计交付超22万台,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朱江明:我觉得我们零跑能走到今天,更都是坚持了一个技术路线,我们的整个研发投入,2024年比2023年是多了60%,那么2025年比2024年可能要多70%,最终产品要胜出,要有竞争力,那你必须技术有创新。
技术有创新,产品才有竞争力。此次入围民企500强的浙江民企中,有不少都瞄准新赛道,以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占领先机,海亮集团突破高纯无氧铜材制备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正泰集团加码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工商联最新统计显示,在浙江入选“中国民企500强”的107家企业中,有100家浙企共计投入研发费用2281.17亿元,99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1.07%,均高于全国民企500强的平均水平。
浙江大学副校长 黄先海:随着“创新浙江”“创新中国”的发展,大家都从内心感觉到必须通过科研投入,通过创新来驱动生产力的发展,浙江民营企业意识到比较早,而且行动比较快,所以这个转型升级的速度也比较快。
新赛道加速奔跑的同时,浙江众多老牌民企也通过技术迭代汇聚新动能。传化集团已连续25年上榜“民企500强”,今年,企业新投用智能AI“传化小智”,为全国72个传化公路港提供智能报价、物流路径优化等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了传统物流行业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
传化智联技术部总经理 傅建烽:不断地拓展业务领域,将我们AI(人工智能)的能力能够进一步融入到产业服务当中去,将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解决方案。
营造创新生态,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眼下,浙江正迭代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企业为主导搭建创新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布局科研项目,促进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在变化中能够找到稳步前行的策略,把更多的能力建设放到研发上,通过供给侧的创新来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