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高温天,注意防暑与防燥
高温出行,这些细节要注意
1、衣物穿着: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
2、做好防晒:佩戴遮阳帽、太阳镜、遮阳伞等防晒用品,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3、补充水分:定时定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4、科学出行:尽量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出行,并适时到荫凉处休息,恢复体力。
5、携带药物:建议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6、注意休息: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通过解开衣领、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四剂“良方”解“秋燥秋乏”
当前正值夏秋季节转换期,人体易受“秋燥”“秋乏”困扰。医生提醒您,干燥气候可能引发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等呼吸道症状,建议通过饮食调理缓解不适。
日常可多饮用清茶、菜汤、豆浆等饮品,多食萝卜、莲藕、银耳等润燥食材,推荐百合粥、雪梨汤等药膳,达到滋阴润肺的养生效果。
建议烹饪时遵循“增酸少辛”原则,减少油腻摄入。
1、抓住秋高气爽的时机开展户外运动,如慢跑、登山等有氧运动。
2、坚持早晚梳头按摩,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3、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并适当午休。
4、注重情绪调节,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