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咱家门口那条河 | 守护一方碧水 绘就生态共富新图景

2025-08-21 15:30:01来源:采荷街道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上城发布推出“咱家门口那条河”系列报道,邀请民间河长、环保志愿者等以亲历者视角讲述身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故事。他们口中的点滴变化,汇聚成了一幅鲜活的生态画卷。

本期讲述人

采荷街道生态环保志愿者、理论宣讲员 庄珺

我是新杭州人,因为工作,来到采荷;因为热爱,选择与生态环保结缘,成为一名志愿者;也因为优美环境,最终选择定居采荷。当我站在采荷公园的观景平台上,看鸊鷉振翅激起涟漪,鸳鸯戏水泛起金光,这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注脚。

图片

在采荷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我看见采荷15年治水实践,书写了生态治理的“中国式答卷”。比如西临采荷的贴沙河,作为杭州人主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它也被称为杭州的母亲河。多年前,贴沙河公园内环境脏乱差、聚众打牌、垂钓、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为了守护母亲河,早在2015年,身为新凯苑社区支部书记徐慧芬阿姨便发动第五支部党员,组织成立了新凯苑社区先锋护河队。每天清晨,他们头戴小红帽,佩戴红袖章,身穿志愿马甲,沿着辖区贴沙河沿线进行日常巡查,与专业部门形成巡查联动、劝导联动、整治联动已成为他们的“标配”。

图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基层实践中,我感受到,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环境整治,而是重构生命共同体。街道在采荷公园治理中首创“生态缓冲带+生物廊道”模式,为野生动物搭建可贵的迁徙“绿色通道”。当摄影爱好者发现鸊鷉求偶的花式舞蹈时,这不仅标志着生物多样性的回归,更预示着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激活,也让市民从生态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现在,很多居民都说,带孩子逛公园就像打开自然百科全书。我想,这种认知转变,正是生态文明的深层觉醒。

图片

今年,街道还入选C40“绿色繁荣社区”最佳案例,标志着生态治理成果获得国际认可,这种品牌效应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五分钟生态生活圈”的构建,生动诠释了“生态投入—环境改善—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开辟了绿色经济增长点。

作为生态环保志愿者、理论宣讲员,我深感自己肩负着重要使命。平时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地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同时,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将理念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广大群众,让大家切实感受到 “两山” 理念带来的变化。

采访感言: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采荷的变化是“两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需要创新转化的治理智慧,更需要各就各位的全员努力。让我们继续以生态之笔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描绘美美与共的共富画卷!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