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江31岁博士突然住院一周!不爱回消息的他却在6个微信群聊得“飞起”

2025-08-19 11:58:42来源:杭州日报

为了救人,31岁的医学博士突然住院一周,同事主动帮忙顶班,父母赶来医院陪同,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蔡,有人提了要求:“不担心你,但有件事,再别让人操心了......”

8月15日中午,在杭州某定点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的病房里,31岁的肿瘤内科医生蔡承智,成功捐献20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249例、杭州市第3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生命的种子将为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带去活下去的希望。

“90后”医学博士休假救人

同事、领导纷纷支持

蔡承智今年31岁,来自浙江温州,是浙大一院的一名肿瘤内科医生。7月的一天,他正在处理病例,意外接到了上城区红十字会的电话。“一开始我以为是诈骗电话,没想到我真的匹配上了。”蔡承智当即就决定必须捐。“四年前刚工作时我就想好了,以这样的方式救一个人是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我很幸运。”

小蔡本不想告诉任何人,但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请两周的假,科室的其他同事得知这个消息,纷纷支持。有的老同事本要休年假也取消了,帮他代班。

其实,想帮助别人的念头早在少年时就在蔡承智心里种下。18岁那年,他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学医并第一次参与献血,如今已累计献血3700毫升。而学业上,他开启了8年本博连读的“学霸”模式......

他是医院科室“工作狂”“团宠”

却有件事让同事操碎心

真正成为肿瘤内科医生后的蔡承智成了科室公认的“工作狂”。缺席交友聚会,不到晚上十点不在社交软件现身,要是患者病情不稳,他总能准时出现。连在病房里等待捐献的这几天,他也随身携带着一本《内科学》。作为科室里的年轻“团宠”,前辈们为他的婚姻大事可操碎了心。每隔一段时间,住院总医师就要给小蔡介绍女朋友,但这么久以来没一次成功的。“因为我不爱回消息吧”,小蔡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确实也很忙,女生看我不太主动,都渐渐没有联系了。我得改。”

不爱回消息的他

却在6个微信群聊得“飞起”

嘴上说不爱回消息,他却频频拿手机回复微信。小蔡有6个患者群,大约有1000人。问药、复查等等,他回得那叫一个勤。而对许多长期需要复查的外地患者,他也列好表格,帮忙提前排期。“在科室里接触到很多生老病死,与病人相处久了,更能理解一个家庭的不容易。也应该尽量减少家属奔波的麻烦。”

住院期间,蔡承智的父母从老家赶来陪同。小蔡说,“几年前爸爸还签了遗体捐献协议,我们一家也支持他。我的大伯、伯母,我的姐姐都是学医的,一家人都知道救人这件事的分量。”显然父母两人不担心儿子做的决定,反倒是相亲这件事,“你也上上心”。

作者: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