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观潮 | 海边种下山中莲
这个盛夏,通过山海协作,方张兴、方苏芬父女俩将来自浙中山区的武义宣莲种到了海边小城海宁。去看看他们带领村民通过种莲奔共富的故事。
这里是位于海宁市双山村的“武莲海种”基地,种植的是来自浙中山区的武义宣莲。承包这片荷塘的方张兴父女俩,正泡在荷塘里为游客们采莲蓬,摘荷花。
游客:荷花很艳,挺好看的
游客:刚来的时候就有一种香味。
海宁市“武莲海种”基地养荷人 方苏芬:重瓣荷花叶子比较多,花形大,然后它的花骨朵比较圆一点,市场价格基本上能卖到5块到10块。
2017年,海宁和武义成为山海协作结对县市,2021年,海宁决定引种武义荷花,打造“十里荷塘”,品种由武义当地的荷花专家王核亲手挑选。
武义县十里荷花物种园负责人 王核:当时“武莲海种”这个项目,我们从本地选了17个核心产区的,特别适合鲜切花和水果莲蓬销售的品种,发到了海宁。
最初引进的一百亩荷花,由海宁种粮大户方张兴打理。种水稻,老方是专业的,但对荷花,老方却是个门外汉。那段时间,武义海宁来回五百多公里路,王核跑了二十几个来回。
海宁市“武莲海种”基地负责人 方张兴:有的时候我电话打过去问他,什么时候要施肥,参照他的技术指导来做的。
头一年,武义的荷花终于在海宁绽放,但方张兴却亏了十几万。为了让荷塘产生更大效益,老方又从武义学习了荷塘甲鱼养殖技术。效益上去了,方张兴将荷塘养殖面积扩大到了两百多亩。
之后,女儿方苏芬也从厂里辞了职,成为了一名新农人。眼下,方苏芬不但通过团购将莲蓬卖得火热,她还找到了一家花店,共同经营鲜切荷花生意。
海宁市“二小姐的花”花店店主 朱翌婷:它从水里出来到我店里,也就一两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我们就可以用鲜切花的荷花。寓意也很好,“好运莲莲”,选的人就会比较多。
依托“武莲海种”基地,当地连续开展了四届荷花农文旅共富季活动,每届均吸引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
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山村党总支书记 吴恺:每年给村里带来二十余万的集体经济收入,也是实实在在地将看得见的风景,转变为了看得见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