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最美凉茶摊”头伏出摊 延续48年的约定有了“公益搭子”

2025-07-22 09:16:07来源:上城报

志愿者向路过的市民送上凉茶

“最美凉茶摊”已经48岁了

清晨6点,60岁的康淑琴和68岁的丈夫赵定贵轻轻带上家门。这对多彩银龄志愿者踏上公交车,穿过半个杭城,赶往建中路章家桥公交站。

头伏至,在小营街道长明寺巷社区锅子弄10号附近,延续48年的杭州“最美凉茶摊”出摊了。这方小小的凉茶摊每年入伏开张,出伏收摊,经历5代人传承赓续,已成为杭州历史最悠久的公益茶摊之一。

这已是康淑琴和丈夫守护这份清凉的第四年。“茶包是黄芪、金银花、乌梅、陈皮等中草药配制的,19升的矿泉水,刚好能泡一桶凉茶。”算了算,开摊不到一小时,便送出了8桶凉茶。

“最美凉茶摊”不是“一个人”——48年来,一杯杯沁人心脾的茶水,从摊主顾忠根手中传承到凤凰公益团队手中,再从章家桥公交站出发,在小营街道15个点位遍地开花。今年,小营街道更是打破传统公益模式,鼓励市民朋友以“公益搭子”形式携手加入,以凉茶摊合伙人的身份“共泡一杯茶”。

美院师生设计凉茶摊地图

“让这份清凉美美与共”

“这是‘最美凉茶摊’分布地图,喝完茶,可以打卡集章。”凉茶摊现场,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拿着厚厚一沓地图,发放给来喝凉茶的人。

这份精美的地图,由一支美院的暑期实践小队合力完成。此前,小营街道和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共同协作,建立了社区美育、社会实践的联动机制。“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延续着前面围绕小营街道的社区美育实践,和最美凉茶摊的‘公益搭子’活动进行联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师赵冰林说。

“凉茶摊很能体现杭州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从顾忠根爷爷的坚守到公益组织的接手,体现了城市温情的代代传承。”美院美术教育系学生洪婉淇说。她不仅把所见所想绘进了画中,还打算穿上绿马甲,当一回凉茶摊志愿者。

红巷少年上起校外德育课

“小手拉大手让爱心生生不息”

不仅是大学生志愿者,小小“红巷少年”也不甘落后。

徐婧开是杭州市时代小学二年级学生。去年,她和弟弟徐润禾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会跑去公交站,给等车的叔叔阿姨送茶,他们接过茶以后就会给我们大拇指点赞。”今年,两个孩子再次“准时”到场。

“其实孩子们做的远不只是端茶、送水。”时代小学校长郦云说。“我们把凉茶摊当做是一堂最生动的‘德育课’,聘请了凤凰公益负责人章贤锋成为校外思政辅导员,让孩子们在六年成长过程中,有机会成为凉茶摊温暖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

郦云介绍,学生们会参与凉茶配方讨论、学习急救知识服务茶摊,或是用零花钱认购“爱心茶叶”、记录“茶摊日记”分享温暖故事等,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凉茶摊的一份子。

48年的凉茶摊,是杭州的一张闪亮金名片,承载着独特的城市记忆和邻里温情。而青年和少年的加入,则为这份传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正是‘小手拉大手’的效应,让这份爱心事业生生不息。”

喝凉茶更要喝好茶

“朴素的凉茶摊有了新面貌”

“单单章家桥这个点,从入伏到出伏,就要将近400桶矿泉水。”上城区凤凰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章贤锋说。

同样,位于小营红巷景区的凉茶点也是“炙手可热”:“去年我们总共接待了近2万人,周边医院众多,很多家属、户外劳动者、红巷游客都来喝茶。”负责运营的杭小二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孙伟权说。

从纸杯、茶叶到矿泉水,“公益搭子们”看到了运营凉茶摊的实际需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一点一滴的支持,支撑住了“最美凉茶摊”的生生不息。

杭州御韵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建红,带着20斤绿茶和近万个一次性纸杯从西湖区留下街道赶来。从2022年起,每年入伏日,邵建红都会带着茶叶、杯子准时出现在“最美凉茶摊”。“红茶、绿茶都送来过。”

“除了传统的喝凉茶,我们还希望路过的人能品一品好茶。”今年是区茶研会成员单位、润珍茶行负责人肖堆元和“最美凉茶摊”一起出摊的第四年。和他并肩的还有儿子肖世文。

肖堆元在解放路茶叶市场经营商铺已有十多年,也是第一家加入“最美凉茶摊”的公益企业。

茶企的加入,让“最美凉茶摊”有了更多元化的面貌——今年,肖堆元带来了铁观音茶叶,还制作了年轻人喜爱的冷泡茶;九宇抹茶公司则带来了现场抹茶制作体验,茶粉倒进水瓶,摇一摇就能“变”出一杯抹茶,让原本朴素的凉茶摊平添了一份“喝凉茶、品热茶、喫好茶”的活力与趣味。

居民自发摆出凉茶点

“个体善意终成城市风尚”

在五柳巷16号“红辣椒专业理发店”门前,店主周巧红连续第6年摆出了凉茶摊。在巷子里开了37年店,周巧红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

“像五柳巷每天人来人往,夏天给他们送上一杯凉茶,一个小行动就能让善意流动起来。”周巧红说,这也是她喜欢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

周巧红的善行,也被旁人看在眼中。“这几年的茶包、茶杯都有不同,因为是不同的公益组织捐赠的。”周巧红说,“比如今年的茶包又是新款,包含了甘草、荷叶、菊花等清凉材料,喝起来会更加解暑。”

在小营红巷景区凉茶点,一张“笑脸墙”立在了凉茶车边,一张张送出凉茶、接过纸杯的笑脸有着暖心的感染力。

在长明寺巷社区幸福邻里坊,大厅里不仅复刻了章家桥凉茶摊的模样,让最美凉茶辐射更广,还开启了“四季养生茶”系列,让这杯茶续杯更添香。“我也即将退休,等我退休以后还是会来做志愿者,将小茶摊继续传承下去。”长明寺巷社区党委书记戴丽君说。

从顾忠根老人一家几代的善举,到今天成百上千名的志愿者;从单纯的茶水解暑,到茶艺、宋韵、公益的多元平台——48岁的“最美凉茶摊”记录着普通杭州市民的善行轨迹,诠释着“个体善意终成城市风尚”的精神内核。

作者:小营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