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为什么蚊子叮咬后会瘙痒?

2025-07-22 09:02:37来源:上城报

随着气温升高,蚊虫进入活跃期,夜间“嗡嗡”声扰人清梦,被叮咬后瘙痒难忍,尤其儿童皮肤娇嫩,易出现红肿“大红包”,让家长心疼不已。

当蚊子通过口器刺破皮肤吸血时,会同时注入含有抗凝血剂和麻醉成分的唾液。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这些外来蛋白质后,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对抗,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引发瘙痒和红肿。儿童因免疫反应更强烈,红肿往往更明显。

4个快速止痒方法

碱性溶液中和:涂小苏打水或者肥皂水,这两者中的碱性成分会与蚊子唾液中的甲酸中和,从而止痒。

冷敷镇静:用冰袋(毛巾包裹)或冷藏后的湿毛巾敷患处5-10分钟,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

外用药物:若出现红疹、痒得厉害,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使用前需摇匀,用棉签蘸取适量均匀涂抹在叮咬处。红肿较大,可以选择弱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以减轻皮肤的炎症。

口服抗组胺药物:蚊子包特别多,遍布全身,或者出现大水疱,严重瘙痒时,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如西替利嗪等。

预防蚊虫叮咬妙招

物理隔离:安装纱窗、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深色易吸引蚊子)。

气味趋避:避免使用浓香型护肤品,出汗后及时清洁。

使用驱蚊产品: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产品,按说明正确使用;在室内可使用电蚊香、蚊香液。

清理滋生地: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托盘、水桶等积水,避免蚊虫产卵;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庭院中减少积水坑洼,从根源上减少蚊虫滋生。

重要提醒

蚊虫叮咬的危害远不止瘙痒红肿这么简单,它还可以通过吸血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塞卡病毒病、乙脑、疟疾等疾病。

近日,广东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

该病主要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可通过清理孳生地、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目前正处暑期外出旅游旺季,如前往媒介传染病流行区域后发现身体不适(高热、肢体疼痛、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以免耽误治疗。

作者:健康上城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