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清凉,已传递60多年!
7月15日,杭州最高气温已经超过35℃,两名环卫工人刚完成早上的工作,在采荷街道荷花塘社区“公益凉茶摊”休息。据悉,这处凉茶摊位于采荷路33号,由居民裘卫霖祖孙三代传承,从初次出摊算起,已然过了“花甲”之年,而那份服务他人的初心依旧未曾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摆出的摊子
历经了三代人的发展
裘卫霖是凉茶摊的第三代接班人。“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只知道是上世纪60年代,我奶奶摆起的这个凉茶摊。”
裘卫霖为快递小哥送水
裘卫霖的奶奶叫俞阿三,是凉茶摊的“初代摊主”。
因为心疼务农的乡亲们喝生水,俞阿三以煤炉、陶钵为器,用自家购置的茶叶沫煮茶,开启了“一人一摊”的家庭式善举。虽然小小的摊子完全依赖个人自发,服务范围仅覆盖到周边菜农,但“免费、干净、便民” 的种子已然埋下。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传承者盛阿香(裘卫霖母亲)接过担子,将摊位设在自家院子门口,结合周边服装市场兴起的特点,主动调整服务时间、优化配方,并通过“免费凉茶供应”的招牌扩大影响。此时的摊位虽仍以家庭为核心,但服务对象已扩展到市场商户、进货商等城市建设者。
到第三代传承者裘卫霖接手时,凉茶摊已成为荷花塘社区极具辨识度的善意符号。居民们习惯了盛夏有这处清凉角,也默默记着这份坚守的不易。
志愿者正在烧制凉茶
曹金传是荷花塘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同时也是这处凉茶摊的志愿者,经常会来凉茶摊转转,烧壶水、泡好茶,把东西弄到位。“我刚住到这边来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个凉茶摊了,以前还喝过盛阿香的凉茶。”曹金传说,“她人很客气,老是笑眯眯地喊我们常去喝茶,到了冬天还会煮腊八粥分给邻居。”
源源不断的爱心汇聚
凉茶摊从一家人变成一群人
盛阿香凉茶摊所在区块拆迁后,为了让这份精神可以继续传承下去,荷花塘社区就利用旧改契机,在小区入口开设了志愿者服务站,给凉茶摊按了个“新家”,还组织了一支由退休党员、居民骨干、在职党员、妇女等群体组成的2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帮忙。社区的介入像一块 “磁石”,激活了潜藏的社会善意,推动多方力量自发汇入。
据介绍,每年从7月到10月,每天8时到16时,这处凉茶摊都会准时为来往市民提供清凉。前来喝茶的有快递员、出租车司机、附近居民、环卫工人等。为了能准时开摊,志愿者们7点就会开始烧水准备。
志愿者为环卫工人送茶
去年开始,凉茶摊接受了爱心企业、同心圆单位捐赠的中草药茶包、矿泉水,源源不断的爱心在此汇集。今年,更是有近十家单位参与到凉茶摊的公益行动中,百余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中。
户外工作者在凉茶摊接水
小小的凉茶摊,不仅为户外工作者带来了清凉,更传递着温暖与爱心,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