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政已阅丨省委召开工作交流会,这10位县委书记发言

2025-07-17 23:06:57来源:潮新闻

潮新闻讯 7月17日,浙江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杭州举行。本次全会套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

对浙江而言,今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意见,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工作能否抓实、抓具体、抓出成效,县一级是关键。在这样重磅的会议上交流,大家比拼的,既有抓工作的态度和理念,更有落实部署要求的路径和方法,同时也折射出浙江区域发展的大趋势、大格局。

会上,有10个县(市、区)负责人交流发言,分别是:余杭、义乌、柯桥、萧山、钱塘、定海、嘉善、景宁、柯城、北仑。

这10位书记都说了些什么?

今年以来,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经济大省浙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走出一条向新向好的曲线。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力推进创新浙江建设,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成为多个县(市、区)“一把手”发言的重要主题。

杭州市余杭区预计上半年GDP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增速7.0%左右。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不动摇,全力做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成为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交流的第一条经验。

放大教科人一体化叠加效应,联动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等四大省实验室,以及杭州超重力场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达7136人;放大“两新”融合引领效应,上半年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5个……余杭不断做深做细“两篇大文章”。

嘉善县肩负着推进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的重要使命。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表示,依靠全力强创新、拼经济、抓项目,全县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向上走高。

其中,嘉善狠抓强链延链做大新兴产业,建立“一链一策一专班”机制,上半年立联笔电、日善二期等百亿产值项目相继投产,通讯电子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规模全省第2。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产业,攻坚总投资244亿元的阿里、电信、移动三大智算中心,获评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等。

享誉全球的“国际纺都”绍兴市柯桥区,也在向新而行。柯桥区委书记袁建表示,要坚定不移推动传统纺织转型升级,做实“两新”深度融合,赋能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为着力破解传统纺织同质化竞争、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柯桥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构建全国首个纺织垂类大模型等,新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30%以上。今年1月到6月,柯桥纺织品出口625亿元、增长9%,中国轻纺城市场成交额2170亿元、增长10%。

向新而进,也是舟山市定海区的选择。定海区委书记孙丹燕介绍,该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路径,推动船舶制造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转型。

坚持用技术抢市场,2024年船企手持订单99艘、共计524.5亿元;坚持用智能提效率,龙头船企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过75%……目前,定海已成功入选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成为县(市、区)抓落实、促发展的重中之重。

工业投资连续60个月两位数增长;第二批省“千项万亿”项目数、投资额、开工数全省第一,“两重”资金争取额度蝉联全省第一……这是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在会上晒出的一张“成绩单”。

大干项目,大抓投资,萧山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今年以来,萧山坚持增量至上,依靠战略平台集聚项目、内生裂变生成项目、链群延伸拓展项目等举措,千方百计做大项目蓄水池。如放大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平台优势,做到大平台抓大项目,全区超九成10亿级项目、七成工业投资由平台贡献。

去年首批调出山区海岛县的衢州市柯城区,也突出项目带动,以重大项目增量扩大有效投资总量。该区探索“企业点单式”服务模式,为招商项目加速落地提供“基金+资金+供应链”等特色菜单,市区联动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4个。针对项目堵点,由大项目统筹办派单、职能部门领办、区领导挂联推进,31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1.1%。

柯城区委书记胡益峰表示,要锚定“在首批调出县中争首位、在工业大县中争进位”目标,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牵引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山区县向工业大县跃升的有效路径。

作为产业大平台的杭州市钱塘区,上半年制造业投资规模保持杭州市第一。区委书记金承涛在交流中提到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产业链思维强集群,在夯实产业底座上求突破。如围绕产业图谱精准招商,该区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6个,50亿元及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超80%。

强化项目赋能,也是山区县景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翁志鸿介绍,该县实施重大项目“五大攻坚战”,14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5%以上;实施“双招双引”战略先导性工程,推动规上企业数量、产值、增加值实现三个“三年翻番”。

如何缩小“三大差距”,也是翁志鸿交流的重点。景宁突出跨山统筹,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如在强城方面,联动发展畲族风情大花园等6大片区等;在兴村方面,推广民族乡村“同心共富联盟”和“跨村协同”组团发展模式等;在融合方面,推进“跨山统筹 富民安居”工程,推动县城常住人口占县域比重升至77.9%。

浙江是外贸大省。一段时间以来,面对超预期外部风险挑战,浙江应对有序、有力、有效,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义乌市是“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重要国际贸易窗口,处在国际经贸斗争最前沿。上半年,该市外贸出口3586亿元、增长24.5%,对全省增量贡献率达41%。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表示,义乌坚定扛起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国之重任”,以工作确定性应对形势不确定性,打赢外贸“逆风局”。

建立“智库+商户+外商”信息分析、风险研判机制,储备智慧通关、汇率避险等政策“工具箱”,指导企业抢出口、拓市场、防风险;创新“市场采购+集拼”、“跨境电商+产业带”等十大打法战法,上半年市场采购出口2984亿元、增长28%……义乌坚持全球化、品牌化、本土化、差异化、多元化破局策略,以改革裂变赢得战局主动。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宁波市北仑区上半年预计GDP增长6%左右,出口增长11.2%,进口保持全省第一,大宗商品贸易超1万亿元。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潘银浩表示,要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

如锚定“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功能导向,打通大宗商品“储、运、贸、工、服、数”全链条。其中,随着梅山重大港口基础设施、中海油洞库、LNG三期等工程加速推进,北仑的铜精矿、油品储备能力分别可达500万吨、900万方,LNG年接卸能力将突破1200万吨。


作者: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