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联润”实践,推动老少两代双向赋能
小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多彩叮当便民服务一条街开街
小营街道依托老年人才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以“文化联润・魅力多彩・人文和美”为核心理念,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彩银龄”品牌。通过构建文化矩阵、深化有礼实践、传承文明风尚,推动青少年和老年人从文化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文明传承参与者,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赋能的“青春力量”和“银发动能”。
以文铸魂 织密文化矩阵
街道深度挖掘片区历史文化特色,启动郁达夫旧居“风雨茅庐”保护性提升工程,联动浙江图书馆旧址、求是书院等历史文化地标,开发“百年文脉・红色印记”精品文旅路线。将历史建筑转化为居民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深化“红巷少年”思政品牌,扩充红巷新声宣讲队伍,设计青少年打卡套章等文创IP产品,通过实景讲解、沉浸式体验,让红巷少年联动多彩银龄志愿者化身“文化传承人”,讲好文化故事,赓续历史文脉。
以文润心 丰富有礼实践
街道发挥市级文化特派员专业优势,邀请片区戏曲名家、书画达人组建“银龄文艺轻骑兵”,定期开展“红巷少年读书会”“宋韵游园会”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营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动马奶奶社会工作室打造片区文明实践新地标“多彩叮当便民服务一条街”,涵盖医疗、养老、便民、助餐等多元功能。所有入驻店铺均纳入“多彩公益圈”惠民体系,不仅为老人、困境群体提供优惠折扣,还为“多彩银龄”志愿者、新就业群体送上9折福利,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15 分钟文明实践圈”的便利与温暖。
同时,街道联动大学路小学推出“多彩红巷少年·五育都出彩”项目,邀请银龄志愿者担任“成长导师”,完善《多彩红巷少年志愿者成长手册》,以“文化实践+志愿服务”模式,培育兼具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让文明有礼成为小营青少年的成长底色。
以文聚识 传承文明风尚
街道深入开展“营聚力・基石”行动,通过网格摸排、居民举荐、能人互荐等方式,培育“文化传承型”“公益服务型”“治理参与型”银龄能人队伍。在各社区设立“银龄风采墙”,以荣誉表彰、事迹展播形式,激励能人参与郁达夫旧居讲解、多彩社区讲解、社区志愿服务等等治理事务。如葵巷社区“马大嫂”志愿队升级为“文化管家”,牵头组织“邻里文化节”,带动更多居民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在“多彩银龄共富工坊”基础上,拓展“文化技艺传承+灵活就业”模式,通过专业老师带领银龄老手艺人开设珐琅制作等非遗工坊,带领宝妈、困境群体实现技能增收。同步将工坊收益反哺社区文化公益,形成“商业+文化+公益”的可持续生态。目前已带动20余名居民参与文化创业,让“银龄智慧”在传承文化、助力共富中释放双重价值。
如今,“多彩银龄”和“红巷少年”已成为小营街道文化联润的鲜活注脚。未来,街道将持续深化“文化铸魂、实践润心、风尚聚识”三位一体模式,让青年力量和银发力量在文化传承中闪耀,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绘就人文和美、精神共富的现代社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