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虽美味,但要警惕“荔枝病”
“医生,我最近荔枝吃多了,总是觉得人不是特别舒服,是不是因为我胃不是很好?”
眼下正是荔枝的上市季节,住在上城的小黄(化名)下班后最享受的事情就是一边追剧,一边美滋滋地“炫”荔枝。晶莹剔透的果肉、清甜爆汁的口感,让她忍不住一口气“炫”掉二、三十颗。可连续几天后,小黄发现每到临睡前就头晕心慌、浑身乏力、出汗,甚至半夜被饿醒。
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友清医生接诊后,通过详细问诊找到了“元凶”——小黄最近总是不吃晚饭,用荔枝当代餐。结合症状和饮食习惯,郑医生判断这是典型的“荔枝病”:“荔枝虽美味,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低血糖,你出现的这些可能是低血糖的症状。”
“常见的荔枝含糖量高达14%-20%(以果糖为主,如妃子笑、桂味等较甜品种更高),看似会升高血糖,但过量食用反而可能导致低血糖。”
医生提醒:果糖需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利用。若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荔枝,肝脏转化酶“忙不过来”,果糖堆积在血液中,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以降低血糖。但此时体内实际可用的葡萄糖不足,导致血糖“断崖式下跌”。另外,未成熟的荔枝含有次甘氨酸,这种毒素可以干扰肝脏的糖异生作用和阻断脂肪酸分解,导致血糖无法及时补充。
温馨小贴士
1、建议每日不超过200克(约5-10颗)
2、建议饭后半小时食用为宜
3、避免用荔枝替代正餐
4、荔枝升糖指数(GI)约为50-58,属于中等水平,糖尿病患者食用要谨慎
科学享用美味,才能让荔枝成为夏天的甜蜜点缀,而非健康的“隐形杀手”。如果大量食用(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