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课后服务,区教育局发布公告!附最新白名单
为持续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项目,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特长需要,拓展学生综合学习的实践空间,有效充实课后拓展服务师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浙江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22〕46号)、《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引进社会公共资源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杭教基〔2021〕8号)和《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等三部门关于遴选社会公共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上教〔2022〕41号)等文件精神,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公益性场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一、遴选要求
(一)遴选对象
1.公益类社会组织
区内外能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群众性组织,主要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中心、红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文化传承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推广中心(站、点)、村(社区)儿童之家等。
2.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区内外能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等特殊需要的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统称非学科类机构)。
(二)准入条件
非学科类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办学资质
非学科类机构须取得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准入许可审批,并持有区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注册地址需与实际办学地址一致。同时,完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浙里体培”或“浙里艺培”注册、账户开通、“一课一销”等,完善法人代表、证照、资金、人员、材料、场地、课程、价格等信息,所有学员订单均须通过监管平台进行支付。
2.从业人员资质
符合《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机构需要提交授课教师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资格证明)、个人履历、劳动合同、无犯罪记录承诺等。
3.培训课程
符合《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鉴别指引》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基本要求的参观体验项目和体育、艺术、科技、智力运动等非学科类拓展性课程。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不得引入学科类培训课程。
(1)艺术类: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剧)、书法、绘画、平面设计、立体造型、泥陶制作等;
(2)体育类:羽毛球、排球、轮滑、艺术体操、摔跤、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棋类、啦啦操、跳绳、田径、少年军校等;
(3)科技创新类:机器人组控、科学小制作、航模、魔方、科学发明、科幻画、科普剧、科技创意、3D打印、编程设计、无人机等;
(4)综合实践类: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项目式学习活动、研学活动、参观体验项目等。
4.信誉实力
办学资金稳定,无违规使用资金、抽逃资金、拖欠教职工工资等情形;办学行为规范,没有被查实有违规办学行为,没有被相关部门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等情形;收费定价合理,社会口碑良好,无群访群诉;服务项目须符合经营许可范围,服务协议有效期不得超出准入许可审批、工商营业执照、民非登记证书有效期。
(三)遴选原则
学校课后服务具有公益属性,符合资质的社会团体组织、公益性场馆和非学科类机构等社会公共资源进入校园提供课后服务须遵循公益性原则。
二、遴选类别
分为存量机构遴选和新申报机构遴选。
三、遴选流程
(一)存量机构遴选
对2024学年通过遴选的机构进行资质复核,对符合2025学年遴选条件、2024学年未出现“退出机制”负面事项且行业主管部门许可审核通过的上城区机构或组织,予以自然延续“课后服务资源名录白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1年有效期,复核未通过的机构须合规后重新申报。复核通过的机构名单附后。
(二)新申报机构遴选
1.自主自愿申报。根据遴选要求,符合资质、有意向的机构(社会组织、公共资源),提供合法、真实、有效的资料,于2025年7月2日至8月15日登录“上城学后乐园课后服务管理系统”(网址:https://khfw.scjsyx.cn),进行机构账号注册,登录后完成课程和师资信息新增录入。逾期申报、错误申报视为无效。
2.公布“资源名录”。经多部门联合审核、备案、公示无异议的社会公共资源及项目列入上城区白名单,有效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并在“上城学后乐园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平台上线供学校选用。公布内容应当包含社会公共资源名称、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报价等信息。
3.学校遴选项目。区内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学校传统项目和学生需求,可从已公布的区白名单中遴选所需的课后服务课程资源,经学校集体研究,确定拟入围项目。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确定为入围项目并由学校予以公布。
4.签订服务合同。双方签订学校课后服务合同,确定服务项目、课程设置、教师资质、收退费事项、安全措施、双方权利义务等。
四、退出机制
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培训机构等资源须严格按照区教育局和学校相关要求提供服务,按规定的服务报价收取费用。区教育局将对区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公布区白名单,并建立劣质服务、违规项目退出机制。
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相关项目出现以下但不仅限以下情形之一的,学校应立即终止履行合同,相关课后服务机构和项目应当退出区白名单:
(1)培训项目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2)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人员出现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违反师德师风行为;
(3)社会公共资源因违规被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因违法被执法部门执行强制措施等情形;
(4)社会公共资源扰乱学校招生、教学秩序;
(5)社会公共资源恶意在学校招揽生源;
(6)项目服务质量评估结果差,教师、学生、家长的平均满意率明显偏低;
(7)其他严重违规行为。如果情况属实,区教育局将书面函告社会公共资源的行业主管部门,并将相关培训机构和项目清理出区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五、咨询电话
上城区入校课后服务遴选咨询电话:0571-89501682(上城区教育局)
上城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电话:0571-89501113(上城区文广旅体局)
上城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电话:0571-89501161(上城区文广旅体局)
上城区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电话:0571-89500612(上城区科技局)
2025学年上城区
“课后服务资源名录白名单”机构
(2024学年存量复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