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舌尖上的心动 五柳巷的这块米糕绝了
满陇桂花糕
晨雾未散的五柳巷,青石板还浸着夜露的凉意。
位于建国南路103号的糕点铺——糕遇的石磨已“吱呀”转动三圈,老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匀速推送着磨盘,七味山野五谷在石磨间化作细腻的粉,十八道手工研磨的工序,是传承千年的郑重仪式。
裹着新鲜粽叶的蒸笼架上灶台,白雾升腾间,谷物的醇香与粽叶的清冽缠绵交织,与白墙下摇扇的老者、青石瓦上跳跃的光斑,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千年的生活画卷。
晨光渐盛时,背着相机的外国友人循着香气推开了大门。金发碧眼的姑娘盯着一排排精美的糕点,眼中满是惊叹;留着络腮胡的小伙子掏出手机,将古朴的装饰录入镜头。当老师傅捧出古朴的雕花模具,几位游客满眼的期待,自发围坐桌边,在糯米粉“簌簌”洒落的声响中,笨拙却专注地模仿着压模手法。“要像这样,轻轻压实再翻转……”老师傅用带着略有沙哑的普通话耐心指导,外国友人们学着用生涩的中文重复“压模”“脱模”,笑声混着米香飘出半开的木窗。
店里秋天才有的满陇桂花糕,选用杭州满觉陇七分开放的金桂,按7:3比例与土冰糖手工酿制7日,与糯米粉混合蒸制而成。桂花香气浓郁,甜度适中,保留传统糖桂花的醇厚风味,为秋季限定热门款。来自江西的独行客“小蛋仔”尝过后红了眼眶:“跟我奶奶做的一个味儿,她走后再没吃过这么香的桂花。”
南瓜马车是由海南老南瓜经蒸煮研磨后与黑龙江黑米混合,不添加蔗糖,富含膳食纤维与维生素,适合儿童及老年群体食用。家住建国南苑的多多妈妈说:“孩子以前挑食,自从吃了这里的糕点,每天都吵着要!软糯又好消化,当早餐和点心都超合适!”
春天的时候,糕遇推出的龙井问茶取用龙井村狮峰龙井鲜叶,经青石臼研磨筛滤3遍制成茶粉,与糯米粉按黄金比例调配。成品茶味清冽,米香绵柔,富含茶多酚,为杭城特色茶点代表。来自天津的游客咬了一口,眼睛突然亮起来:“这哪里是糕点,分明是把西湖边的春天嚼进了嘴里!”
住在五柳巷附近公寓的小张,每每加完班回来,推开店门,都会选择最喜欢的红豆麻薯糕,咬一口温热的糕点,疲惫的眼睛突然有了光:“加班回来最想念的就是这一丝丝的甜,一天的疲劳全部消散了,还有满满的满足感!”有些美味,本就是岁月熬出的糖,专治城市里的急躁病。
每一块米糕都是时光的标本。没有工业化的急躁,唯有匠人掌心的温度,将自然的馈赠细细打磨,不加其它添加剂、防腐剂。清甜不腻的滋味,20多种不同款的,每天供量近3000份,轻咬一口,绵密的口感里藏着山川日月的滋养,恰似五柳巷特有的静谧,这一丝烟火气,让这份美味更添一份岁月沉淀的温柔。
这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疲惫生活里的温柔慰藉。晨起时配一盏清茶,或是作为礼物送给牵挂的人,让五柳巷千年流淌的匠心,在唇齿间化作无声的浪漫告白:愿你三餐温暖,四季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