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突围记(下)丨盯着需求改打法
中国蓝新闻讯 美国调整跨境电商小包裹关税后,全托管模式“退潮”,众多跨境电商卖家纷纷转向新的出口模式。新模式下,如何开辟新渠道,抢占新市场?
在义乌港直通仓的仓库门口,一排排集装箱卡车正在装货。这里是金华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枢纽,五月份开始,这里几乎天天“爆仓”。
浙江金斯顿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仓储经理 曾细宝:5月份同期(对比)去年,大概42.5%的一个增长,就是发美国线。每天都是高负荷的运转。
美国跨境电商关税高企,为何出口仓库还会“爆仓”?杨庆良所在的企业,是当地最大的货代公司之一,他介绍说,新政后,跨境电商平台取消全托管业务,对美跨境电商卖家都得自己发货。
浙江金斯顿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杨庆良:一件代发这种需求量很大很大的,每天增长的,客户都在咨询。
不走全托管,自己发货,意味着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原本以小商品出口为主的跨境卖家,利润怎么来?龚智瀚原本在Temu等平台上卖百洁布,没有关税、平台包邮的时候,1美元一条,他仍有得赚,销量甚至做到平台第一。但眼下,为了消化增加的运费和关税成本,他转换赛道,到美国各大电商平台上“海淘”回来一堆“爆款”毛巾类产品,经过研究,决定转型做利润更高的宠物巾、瑜伽巾等大型毛巾。
金华市华业经编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 龚智瀚:调研好市场,然后去找相应的供应链,再打样,这个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能够出成品。
同时,为了应对大幅增加的关税和物流成本,龚智瀚仔细研究了美国物流运输标准,把包装改成真空,同时把产品价格定得比同行低一两美元,从而快速扩宽市场。
金华市华业经编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 龚智瀚:压缩完之后,我关税平摊到产品单价上面,它不占多少。
记者走访金华当地多个跨境电商园区发现,大家都在根据美国市场需求开设新店铺、开发新产品,做高附加值。这家跨境直播企业,针对美国消费者喜欢DIY水笔,开发了几十款产品。为了能快速响应美国市场需求,企业在美国寻找了三家本土合作商,国内统一批量发货,到了当地再分发给客户。
义乌市义呼百应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总经理 张旌扬:东西能够放到前面去、前端去,客户的体验感会更好,希望是把这个把它走通。
有了当地合作伙伴,商品不用走小包,可以批量运输,大大降低成本。然而这两天,首批货物刚刚运抵美国,企业就接到了合作商的电话:水笔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再分装,工作量太大。
张旌扬赶紧找到了制造产品的合作伙伴丁杏娟。他们商量把笔和一定量珠子做成标准套,简化分拣发货的流程。
义乌市义呼百应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总经理 张旌扬:这个市场就这么大,对我们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好的一个机遇。一定要提升自己,在自己的整个链路当中去更加精细化地做一些我们自身的优化。
针对跨境电商的新变化,金华已启动了专项活动,设立了跨境电商服务集市,汇聚电商平台、物流等服务商,为有需求的卖家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探索跨境电商新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