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在发丝间生长!衢江女孩蓄发三年,将长发捐予肿瘤患者
2025年5月15日,一份特殊的捐赠证书送达衢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治疗师张乐嘉手中,为这位“95后”姑娘历时三年的暖心坚持画上圆满句号。她蓄起及腰长发,最终剪下长达50厘米的发束,捐赠给饱受脱发之苦的肿瘤患者。
“宝贝,找一找看,阿姨在哪里呢?”6月24日,儿童保健科评估室内,张乐嘉正专注地为孩子进行儿童发育筛查。如今清爽利落的短发是她新的形象标识,而就在2个月前,她最醒目的标志还是那头乌黑垂顺、长及腰际的秀发。如今悄然消失,背后是一个酝酿并坚持了整整三年的温暖决定。
“我看到一位小男孩,小学生模样,他留长发只为送给患癌的同学。”张乐嘉回忆道,“那份纯粹的善意让我深受感动,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正是这份朴素的情感,让她开启了漫长的蓄发之旅。
从齐肩短发到沉甸甸的及腰长发,跨越50厘米的生长周期并非易事。捐发的要求近乎严苛:不能漂染、不能烫卷,有效长度须超35厘米。长发的重量也带来了生活的不便。“盘起来还好,一旦放下来,明显的拉扯感仿佛要将人向后拽,”张乐嘉坦言,“半夜翻身被自己头发扯痛惊醒是常事。”日常洗护更是耗时费力,“洗发时大把掉发,吹干过程三年来都没能习惯,每次都要吹半小时。”
尽管过程辛苦,张乐嘉始终笑着坚持。今年4月,她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意,找到一家公开透明、运作规范的公益机构,郑重递交了捐发申请并成功通过审核。“打包头发时其实有点紧张,”她描述当时的心情,“完成后,看着盒中发束,觉得它真像一份送给重要之人的礼物。”这份特殊的“生命礼物”于2025年5月被公益机构正式接收。伴随证书的抵达,不仅意味着她捐出的长发符合制作假发的标准,更宣告着这份承载陌生人关爱的礼物,即将送达一位正与病魔抗争、因化疗失去秀发的患者手中。
“对于患者,脱发是沉重的心理打击,许多人甚至不愿意出门。”癌友公益对接人李先生深刻理解这份礼物的意义,他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当患者们戴上由真发制作的假发,感受到的不仅是外貌的恢复,更是社会的关爱。我相信张女士看到自己的头发真切帮助到他人时,内心定会充满阳光,这是一种爱的正向循环。”
正如李先生所言,一顶承载关爱的假发,能成为患者重拾勇气与信心的力量。不久前,张乐嘉收到李先生转述的一位31岁受捐者的心声。经历三次化疗、头发尽脱的她,一度跌入自信谷底,不敢面对外界。她在留言中写道:“炎热的夏季,假发的轻薄让我感受到捐赠人满满的爱,自己励志好好活。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做爱的传递人,真心感谢真捐赠人、组织机构背后每一个默默付出的爱心人士, 谢谢你们的光,照亮我们黑暗的路,加油!好好活下去!”
一缕青丝,悄然连接两个陌生的世界,传递着无声却强大的爱与力量,照亮了病痛中的希望之路。“剪掉的头发本会无声落地,”张乐嘉说,“但捐出去,化作一顶假发,就能帮助有需要的人重拾自信、勇敢面对生活、战胜病魔。这顶假发,传递的是我与接受者之间一份爱的情感。”
这份纯粹的善意,也浸润着张乐嘉的日常工作。在衢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她是孩子们眼中的“魔法师”——白大褂口袋里永远备着能发出脆响或柔光的安抚玩具;工作中,她对幼儿发育指标的精准捕捉与专业解读,总能及时为焦虑的家长化解困惑;而对于那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她更是倾注了加倍的耐心与智慧。
工作三年间,张乐嘉以专业与温情,为孩子们编织起关爱与干预的“希望之网”,同时,她凭借耐心与坚持,为病痛中的远方陌生人,编织着承载勇气的“希望之冠”。这平行的三年时光,一头连着岗位上的点滴守护,一头系着跨越病痛的无言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