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宝藏食堂 | 这个居民争相奔赴的“避暑胜地”,不只是食堂
在上城的街头巷尾,藏着一批“冒热气”的“幸福·邻里食堂”,清晨有拌面馄饨,中午有特惠套餐,晚上还有年轻人流行的减脂餐……开在小区里、巷弄口的邻里食堂,用一碗碗热菜、一句句寒暄,织起了温暖烟火网——这些家门口的宝藏食堂,藏着城市的温度。
“我家的宝藏食堂”栏目“营业”中!这期让我们走进——大隐福云幸福食堂。
热浪滚滚,35℃高温天再度来袭。推开采荷街道五安路9号大隐福云幸福食堂的门,空调26℃的凉意瞬间裹走一身燥热。
自今年4月开业以来,这家隐于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便成了街坊邻里的心头好。
炎夏来袭,它更摇身一变,成为周边居民争相奔赴的“避暑胜地”。这里提供的清凉,远不止于空调的低温,更在于那份惠及老幼的烟火气、触手可及的关怀和社区大家庭的融融暖意。
实惠方便
老少咸宜的清凉食堂
中午11点,清凉的室内,山药排骨汤的香气率先飘出。老人们刷身份证的“嘀嘀”声此起彼伏。在这里,60至79岁打八折,80岁至90岁打七折,90岁以上有五折优惠。他们的餐盘里,是特意烹饪得软烂适口的米饭和少油少盐的清淡小炒。
佘爷爷今年92岁,他每天都会来给自己和老伴打饭:“夏云(食堂负责人)总会问我‘烧得怎么样?油不油?咸不咸?’,这份关心让我感觉非常暖心。”87岁的毕奶奶也是这里的常客,常常带着女儿一起来用餐,把食堂当成了第二个家,“这里的服务态度好,口味也好,我们都爱吃。”
食材是食堂的底气。食堂负责人夏云介绍道,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是小炒烹制,而非大锅菜。选用的蔬菜则是高山蔬菜,专门从大隐基地运送过来的。比如土豆来自海拔900米以上的天台山,西红柿炒蛋用的是农科院小圣女果,“新鲜、品质,必须把好关。”
人均消费20元,就能品尝到十余种小炒佳肴,这里的实惠不光吸引老人。夏云说,从最早一天只有三位老人光顾,到现在日均百余人,周末尤其火爆。带娃的妈妈、附近上班的年轻人也成了常客,觉得“又近又方便”。
“周一我们休息,老人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走在这里。一天看不到我们,他们心里就觉得痒痒。”夏云的手机里有个“一家亲”群聊,“有时候我会把菜品发在群里,8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在群里点餐。”
不止吃饭
社区里的温情会客厅
吃饱喝足,别急着走——一楼阳光咖啡飘着咖啡香,轻食果汁、舒适卡座,是年轻人小憩、老人晚上“喝一杯”的纳凉社交角。此前中考期间,这里还变身“考生加油站”,专座和免费水为学子家长送清凉。
有趣的是,阳光咖啡还链接着青春活力,与宝可梦社团合作,在咖啡吧摆放周边产品,定期开展年轻人喜欢的卡牌交友活动。前不久这里刚举办过一场宝可梦主题画展和教学活动,利用宝可梦IP吸引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让带娃家庭和80后“大孩子”都能找到乐趣,为社区注入清凉趣味。
移步二楼,则是阳光康养驿站。高级中医康复理疗师王姐有32年从业经验,提供拔罐、按摩、刮痧等传统中医康复理疗服务,收费便宜,并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体验活动。从5岁做脾胃调理的小朋友,到服装特色街区来做艾灸的年轻姑娘,再到做完理疗惬意休息的老街坊,“预约”成了常态。王姐笑道:“做完理疗再歇会儿,凉快又舒服!”
采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希望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单纯的食堂到集餐饮、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中心,街道正用实际行动为采荷的居民们撑起一片夏日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