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荷食光”推出“代炒”服务
“我买了一盒鸡块,要炒得清淡一点。我的扁豆也要做得清淡些。”清晨,吕阿姨带着自己的两个食盒来到“乐荷食光”邻里食堂,将它们递给工作人员后,就坐等自己的菜品“出餐”了,“我不想在家里做菜了,这里方便嘛。”
近期,在凯旋路荷湾共富街区的“乐荷食光”邻里食堂推出“代炒”服务,居民自带食材,支付10元左右的加工费,就能收获少油少盐的定制家味。“师傅做的小炒肉比自家做的还香!”吕阿姨举着打包盒笑道。
“乐荷食光”邻里食堂正以365天不间断的烟火气与人文关怀,重构现代都市的邻里关系。食堂占地约200平方米,设有80个餐位,这不仅是解决一日三餐的民生工程,更成为了承载社区温度的共同记忆空间。
智慧餐台前,老人或刷卡、或刷脸完成支付,系统自动识别年龄给予折扣。后厨物联网监测屏上,消毒柜温度、冷藏室数据实时跳动,48小时留样柜默默守护着“舌尖安全”。据悉,该食堂日均接待居民超500人次,已为困难家庭提供1200次送餐上门服务。
这里不仅有小哥9.9元一荤两素的套餐,还有长者福利:90岁以上5折、80-89岁7折、60-79岁8折,更有残疾人、退役军人7折优惠。
“当大家把食堂当自家厨房,当独居长者在这里找到‘家人’,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主理人张智青表示。随着现代社区建设的推进,这座飘着饭香的共富单元,正以最朴素的柴米油盐,烹煮出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治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