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二季度 拼抢上半场丨前4月浙江对拉美进出口同比增长4.8% 规模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浙江省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吨,同比增长8.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7.1万标箱,同比增长20%,为企业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升外贸产业发展。
在湖州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客户预定舱位。两天后,一艘64标箱的集装箱船将从德清港出发,在换乘海轮后,前往越南。
浙江湖州华凯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朗建忠:东南亚、南美这些航线的量增加得很快,我们家门口相当于直接作为一个出海口了。
今年前4月,湖州港货物吞吐量4500多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4万标箱,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内河运输量首位。内河航运成本低、运量大,非常适合当地家具、电器等企业对于物流的需要。目前,湖州已建成4个集装箱港口和12条运输航线,拥有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200艘,运力占全省内河集装箱总运力的五成左右。
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港航发展科科长 胡林建:抓住“两新”政策这波机遇,新增集装箱船,整体船舶运力还要进一步提升。
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背后是海河联运的有力支撑。近日,嘉兴港海宁港区新开通了两条外贸精品航线,分别抵达上海港和乍浦港,意味着周边企业的外贸产品,都能借助“海河联运”模式发往世界各地。
海宁欧申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丹丹:我们的出口量每个月差不多是在30到4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100到130美金左右,比陆运再加海运要节约20%的一个成本。
据了解,今年我省继续深入谋划“航运浙江”建设,下半年,东宗线嘉兴段、杭湖锡线两个重大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内河航道运行能力。
省港航管理中心港航发展处处长 吴永平:全力推进京杭运河和浙北集装箱主通道,由1000吨级提升到2000吨级,更好地优化整个长三角的航道网络,全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