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献血超5万毫升 “热血硬汉”完成第130次“生命接力”
4月22日,来自杭州市水上运动中心的徐培川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51毫升,成为浙江第1195例、杭州第373例,上城第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位坚持献血22年、累计献血量超5万毫升的硬汉,以特殊的第130次献血完成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生命接力”。
“既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就做好了随时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的准备。”接到区红十字会通知时,徐培川在平静中透露着坚定。自2003年第一次挽起袖子,他的献血证已攒下厚厚一摞:全血、成分血、造血干细胞……50700毫升的献血总量,相当十余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总量。
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条献血路的起点,恰是徐培川人生的至暗时刻。2002年末,他的爷爷和父亲同时患病,靠着社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尚且清贫的徐家度过了暂时的难关。这段经历让徐培川下定了决心:“有机会,我一定会为社会做些事情,帮助有需要的人!”
转行做再生资源回收时,他在报纸上读到“献血能救命”,便骑着三轮车找到血站。“血液是宝贵的,能帮别人。”凭借着这份朴素的信念,徐培川在后来跑货运的颠簸岁月里,把献血变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而在徐培川心里,还有一块心病——早年间亲人罹患白血病,因未匹配到合适的供体而不幸离世。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2018年,他在温州老家献血时偶然看到了造血干细胞的宣传,便毫不犹豫地留取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如今,这份“生命种子”终于苏醒,将为一个陌生的生命重启希望。
进入“捐献时间”后,徐培川每天步行数公里,保持规律饮食习惯,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足了“体能储备”。“匹配成功就是缘分,能帮就帮一把。”他憨厚笑道,眼角皱纹里盛满了期待。
然而,由于日常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能不能顺利请假,徐培川心里还是有点没底的。不过,这个疑虑很快就打消了——当他向单位请假时,领导表示大力支持,并协调好工作让他安心捐献;同事们也纷纷帮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善举的支持。
尽管得到了单位的全力支持,但徐培川依旧面临着难题:生病的老父亲刚住院不久,正需要照料。为了他能顺利完成捐献,徐培川的姐姐专门从外地赶来照顾父亲。而面对家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疑虑,区红十字会和采荷街道、芙蓉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特意上门,拨通过往捐献者的电话为家属现场答疑。
4月18日,徐培川住进医院注射动员剂;22日,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
徐培川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非常注重“言传身教”。14年来,他带动妻子献血8000多毫升;2025年1月至今,他7次捐献成分血,两个儿子是他献血的“见证者”。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徐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他身上那份执着、善良、乐观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每次想象血袋被送进急救室的样子,就觉得人生特别踏实。”他说,“这回是我第130次献血,如果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今年杭州市无偿献血的口号是‘血脉相连、热辣滚烫’,我也会努力成为一个‘热辣滚烫’的老爸!”
病床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读了患者家属的来信,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红了眼眶:“加油吧,希望TA把身体保养好,以自己的能力多做善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