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网格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三办”感知千家幸福温度

2025-04-25 10:53:21来源:上城报

“倪爷爷,您腿脚不便,日常出行要注意安全,有任何生活需要就给我打电话,我给您送上门。”近日,在丁兰街道的明珠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开展网格走访,与居民话家常,了解大家生活状况和对社区工作的期望和建议。

社区是城市的神经末梢,治理的温度关乎万家灯火的亮度。如何让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近年来,丁兰街道以179个网格为支点,创新构建“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民需我办”三办联动机制,以“主动治理+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工作体系,形成“网格员侦察—社区协调—部门联动”的快速响应链条,打造新时代“民呼我为”实践典范。

何为未诉先办?兰茵社区居民老张在交流群里晒出整改前后对比图,这段“行道树遮路灯”的解决历程颇具代表性。网格员小华在微信群发现问题后立即实地核实并上报,社区负责人当即与街道城建部门协商方案,物业同步参与,短短几天就让居民告别夜间出行不便的困扰。这种“未诉先办”的主动性,让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的“考题”变成了主动发现的“课题”。

织密居民的幸福网,需要发现问题的细心,更要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耐心。“问题不是‘烫手山芋’,而是我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为了居民更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勇于啃‘硬骨头’。”丁兰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在这样“接诉即办”的高效机制下,兰茵社区东寰名邸门口的明珠街迎来蜕变。过去,这里违停乱象不断,设置隔离栏也不治本。转机来自网格群的“共治接龙”——居民赵师傅主动当起“编外交警”,定时监督并拨打移车电话;社区联合交警升级隔离设施,并在群内直播施工进度;热心业主化身“云监工”,连绿化带盲点都不放过。多方聚力下,这段“堵心路”成了“舒心路”。

社区治理,一端是解决问题,另一端还要优化服务。丁兰街道的“民需我办”让服务成为居民共创的“多选题”,在“家长里短”中培养出“幸福美景”。

“我们去看望老人,多陪他们聊聊家常,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明珠社区帮扶救助社工金芸说。此外,丁兰街道依托“幸福码”,精准推送救助政策,时刻关注困难家庭人员情况,构建智慧救助模式。

倪爷爷逢人就念叨:“以前觉得住高楼孤零零,现在这小区邻里亲似家人。”日常网格走访活动,不仅增进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谁家有事,群里喊一声”成了邻里默契,居民不仅是诉求的“发声者”,更是治理的“合伙人”。

不久前,华亭社区网格治理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求助信息:独居老人孟阿姨身体不适,无法烧饭。消息刚一发出,居民孔大姐立刻在群里回复,并奔向孟阿姨家。一进门,她关心完孟阿姨的情况后,就一头扎进厨房忙碌起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暖胃更暖心。

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丁兰街道的实践给出了基层治理的“更优解”:自区委社会工作部在丁兰街道开展“进群入格”试点工作以来,7个社区以小区为单位,通过28个网格微信群覆盖2480户家庭,一季度处置问题200余件,完成率达97%,群众点赞率98%。

丁兰街道用“三办”机制织密幸福网,让每个网格都成为温暖的“连心桥”,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楼道、街角、居民的心坎里——当倪爷爷竖起大拇指、当孟阿姨家飘出饭菜香、当明珠街上喇叭声逐渐消散……丁兰街道正用最鲜活的笔触,书写着现代化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作者:丁兰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