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3周减重4斤!家门口的运动健康中心 让你爱上运动!

2025-04-23 16:33:10来源:上城发布

“以前下班就往沙发上一躺,现在却总想动一动,不仅减重了,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状态变好了!”近日,为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行动,闸弄口街道首期“21天运动康养训练营”结业,居民朱丽萍的感言道出了15名学员的心声。

图片

短短三周,朱丽萍甩掉2公斤体重,告别了熬夜追剧、暴饮暴食的“亚健康”状态。她的蜕变,正是闸弄口街道探索“家门口运动健康管理”的生动缩影。

520平方米的运动健康中心

开展小班化教学,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作为典型的老旧街区,闸弄口街道曾面临场地匮乏的难题。通过整合公园、社区用房等资源,街道在区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打造了520平方米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中青年健身区、老年人活动角、残疾人特色运动板块一应俱全;二代智能器械、100米健身步道嵌入街头巷尾,形成“家门口的健身圈”。

图片

为帮助居民培养运动习惯,全面改善健康指标,此次训练营特邀2位专业运动教练开展小班化运动教学。“我们不能只看体重变化,而需要多关注体脂率、肌肉量等指标。”开营之初,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营养师、国家家庭健康指导员张玫贞便为学员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身体指标检测与评估。针对居民普遍存在的“体重焦虑”,闸弄口街道联合上城区卫健局、区计划生育协会,推出“运动处方”服务: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膳食营养调查等,为每位参与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图片

首期训练营学员以上班族为主,普遍存在腰痛、颈痛和脊柱健康等问题。以朱丽萍为例,她经常久坐不动导致腰酸背痛,“觉得运动很痛苦,顶多饭后散步”;于是运动教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线下与线上课程,通过低强度训练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帮助她逐渐掌握“碎片化运动”技巧,比如午间拉伸缓解肩颈僵硬、晚间跳操释放压力,让她从“跑两步就喘”到享受运动乐趣。

激发运动兴趣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图片

“大家都知道运动利于健康,但为什么不练?或许因为常规的运动加重了疲劳感,反而让你抗拒运动。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大家的运动兴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身体机能。”训练营主导教练、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张春芳介绍道。

图片

“运动本是好事,但方法错了反而伤身。”49岁的方姐对此深有体会。她因打乒乓球导致左膝疼痛,经运动康复师评估发现是膝关节脂肪垫损伤。对此,街道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推出“体医康养护”运动健康促进与管理服务,结合运动疗法,康复师为她定制了激活内侧肌肉的训练方案:双脚夹海绵抬腿、轻型哑铃负重练习等,逐步修复损伤。方姐说:“以前一下雨,腿就疼,现在通过科学运动,轻松多了!”

图片

而训练营的微信群,则成为居民坚持的动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营养师在线解答饮食疑问,学员分享健康食谱:比如白米饭替换为杂粮饭,红烧肉调整为清蒸鱼,通过科学饮食搭配实现“减重不挨饿”。“看到群里打卡,我哪好意思偷懒?”曾经尝试过节食减肥的学员方女士感慨道,“原来减重不用饿肚子,关键是要吃对。”

“21天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生活的起点。”闸弄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全面整合辖区医疗、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探索“体卫融合”的健康闭环管理新模式,用“科学+温度”重新定义健康生活。

作者: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