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天新社区开启基层治理“幸福门”

2025-04-08 09:23:46来源:上城报

三方协同会议现场

笕桥街道天新社区“小区码”平台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网格管理、三方协同、社区物联等核心功能,为居民提供问题反馈、物业协同、便民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隐患早发现、服务零距离”,赋能居民共治共享,筑牢社区治理安全网。

“电梯口的瓷砖裂缝越来越大了,物业能尽快处理吗?”红街公寓小区网格群的对话不断刷新。社区书记立即在群里@业委会和物业,相约线下讨论小区公共区域瓷砖维修落实方案。

这样的场景正是天新社区深化“网格智治”工程的生动注脚。在墙砖维修项目中,部分业主通过天新社区网格群和“小区码”发起联名提案,微网格员队伍化身“移动探头”,借助“小区码”系统中的线上问卷快速采集待修点信息;业委会专业委员牵头制定《墙砖维修技术导则》,明确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多项标准;物业公司则承诺开通“维修快车道”,确保维修工作顺利开展。

维修攻坚期间,社区通过小区公告栏、网格群以及“小区码”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居民通报施工进度。在墙砖维修项目中,社区还邀请了由小区退休相关专业居民组成“质量监督团”,对项目进行监督。

经过协同奋战,小区瓷砖裂缝等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通过将网格群打造为民主协商的主战场,使居民从“旁观者”变为“规划师”,使小区治理更加科学、智能、有序。

天新社区红街公寓小区有4名网格长,8名网格社工与物业管家,122名居民群众微网格员。这种以网格为基座、以技术为杠杆、以共治为驱动的治理模式,正推动“居民当家作主”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图景。

红街公寓小区毗邻杭州东站边,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人口密集、关系复杂、流动性大的非传统社区。为有效进行群租发现与管理,社区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借助天新社区网格群和“小区码”,形成了“居民发声-数据研判-联合处置-长效追踪”四环相扣的治理链条,将群租治理响应时效压缩至72小时。

红街公寓小区的居民通过“小区码”后台反馈了一起群租噪音扰民问题。与此同时,天新社区社工和物业管家第一时间收到预警消息。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将本月多条涉及“多人出入”“隔断”等关键词的居民反馈,与社区内各类数据资源进行信息碰撞,迅速判断该问题是否属于群租范畴,并触发预警机制,大大提高了问题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们重点查看实际居住人数与N+1标准的符合性。”物业依据《群租认定对照表》上门核查,发现6人租住在被违规隔断的三居室内后,立即拍照取证并将核查结果及时上报至“小区码”平台。随后,社区协调民警介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具《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房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对房东开展安全宣导,使其认识到违规群租的危害性。整个联合处置过程在72小时内完成,各部门协同作战,通过网格群和“小区码”有效解决了群租问题,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全。

笕桥街道将以天新社区的成功实践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政府导治、居民自治、平台数治”协同模式。持续发动居民参与,强化多方联动,不断完善民呼我为“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切实感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安全与便利,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作者:笕桥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