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送药?当心好茶变“毒药”
随着春季来临,各类春茶“上新”。春茶虽好,但千万别用它送药!药师提醒:
5类药物别和茶“混搭”
补铁药物:贫血患者通常服用含铁的药物,而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反应会生成不溶性沉淀,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还可能因未吸收的铁剂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腹痛甚至便秘。
生物碱类中药:服用麻黄、黄连等以生物碱为主要成份的中药时,应当避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易与生物碱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影响药物疗效。需要注意的是奶茶、茶味冰淇淋等含茶食物同样会干扰药效。
补益类中药:党参、黄芪、何首乌、补骨脂等补益类中药依赖人体吸收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分发挥作用,而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与蛋白质结合成块状物,如同在肠道表面涂了一层“防水膜”,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弱补益作用。
宁心安神类药物:心悸、失眠、多梦患者服用宁心安神类药物时不宜饮茶,因茶叶所含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会降低安神药的疗效,影响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鞣酸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影响抗菌活性,同时这两类药物也可抑制茶叶中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毒性,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类人群要特别小心
肝病患者:肝病患者代谢能力本就大幅下降,若用茶水送服药物,茶叶中的咖啡因会进一步拖慢肝脏处理速度,增加肝脏解毒压力,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
肾病患者:鞣酸与药物结合形成沉淀,加重肾脏过滤负担,可能诱发肾结石。更危险的是,肾功能不全者饮用普洱茶等高鞣酸茶类后,体内钾离子排泄加速,可能引发肌肉无力甚至心律失常。
孕妇:孕期肝脏代谢咖啡因的速度比常人慢3倍,持续刺激可能导致胎儿心跳过速或发育迟缓。部分安胎药(如黄体酮)与茶多酚相互作用,可能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