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项目入选全省“十大”妇建联建实践案例
儿童服务导赏队
南星街道召开妇建联盟会议
南星益荟·乐育儿童发展保护项目
日前,浙江省妇联公布2024年度全省“十大”妇建联建实践案例和“十佳”新领域妇联工作创新案例。上城《南星街道家门口“1+8+N”妇建联盟》入选全省“十大”妇建联建实践案例。
南星街道妇联秉持“妇建联建育新苗”工作理念,以赋能服务新就业群体子女为突破,以“机制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办”为主线,创新“南星1+8+N”妇建联盟,针对辖区新就业群体家庭高频需求,多措并举促进该群体子女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从宏观维度出发
绘就机制联建总览图
南星街道妇联结合新就业群体子女有关“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高频需求,打造“南星1+8+N”妇建联盟,构建以1个街道妇联为枢纽,8个社区妇联为平台,协同团委、司法、公安、商圈、校园等N个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南星妇建朋友圈”。该联盟组织由社区儿童主任、专业社工、商圈妇联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队伍,围绕保护、发展等核心目标,为新就业群体家庭建立“个案管理一本账、特需转介一条线、教养指导一揽子”共育“新”苗工作机制,建立供需目录库,达成新就业群体子女共性问题共解模式。
从中观维度出发
筑牢资源共享支持网
南星街道妇联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联动公安、团委、社区、学校等,围绕新就业群体子女基本信息等关键要素进行调研和筛查,累计走访1600多人次,其中6名新就业群体子女纳入重点名单。联动5家不同儿童服务方向社会组织,抱团合作,实施“南星益荟·乐育、乐学、乐韵”三大儿童发展保护项目,帮助家长提升养育专业性、发展针对性、教育高效性。联动复兴商圈妇联、胜利山南小学等单位,向新就业群体子女开放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稻田读书文艺空间等空间资源,激活阵地“串珠成链”集群效应。
从微观维度出发
打好服务共办组合拳
以妇联带动、跨界融合为导向,以“预防型、保护型、发展型”三型服务为牵引,面向新就业群体及其子女,妇建联盟率先在全省全市开展“儿童托育+教养保护+发展促进”三位一体服务新模式。联合省儿童医院开设“绿通服务”,实施紧急危机介入,成功解救2名存在偏差行为、特殊困境的快递员子女。联合复兴商圈妇联,成立“共护新苗”校外课堂,成立新就业群体互助组织,为困境新就业群体子女送去爱心物资。招募2支由新就业群体子女组成的儿童服务导赏队,通过“童言童语”“彩绘家园”等形式参与社区规划和社区议事。
2024年以来,街道妇联依托“南星1+8+N”妇建联盟,累计开展新就业群体家庭公益活动46场,咨询服务87人次,跟踪跟进新就业群体子女专业个案5个,危机介入3起,收获万余次点赞。通过资源整合与联动,聚焦特殊儿童,进一步深化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机制。发挥不同部门、不同机构的专业专长,增强了街道妇建联盟对处于困境环境下新就业群体子女的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将新就业群体家庭养育的困难解决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监护人互助组织,促进亲子交流,共同为新就业群体家庭和个体成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