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上城这里有群“铁脚板”!记录本里写满了社区点滴

2025-02-27 17:00:00来源:清波街道

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夜幕深沉,在上城区清波街道,总活跃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穿梭在每一个小区楼道,手里厚厚的记录本是他们工作时的“最佳拍档”。

图片

翻开记录本内页:张家老人昨日身体不适,已联系社区医生上门查看;周家的下水管道堵塞,需协调物业尽快维修;王家孩子放暑假无人看管,正帮忙联系“四点半”慧萌学堂……一行行留下的是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波“铁脚板”。

“老带新” 赋能成长第一课

图片

“邢奶奶,您好啊!我是小缪,今天又来看您了。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别担心,社区会一直关注您的身体状况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告诉我,我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别看如今的缪煜对社区里独居、空巢、高龄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路上见到眼熟的居民都能聊上几句,然而谁能想到,曾经的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恐”青年,与陌生人交谈时总会不自主地脸红声颤。

回想起初到社区工作的日子,缪煜坦言,虽然自己内心充满了期待,但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居民,也被深深的无助和迷茫所包围。

图片

正当他踟蹰不前时,街道举办了铁脚板“老带新”师徒签约仪式,优选出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老社工成为导师,全力推行一对一的 “传帮带” 培育模式。签约现场,帮带结对的双方郑重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缪煜的导师是劳动路社区站长王银。在王站长的带领下,缪煜迈出了网格走访的关键一步,开启了他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的大门。

图片

“走访前,师傅都会递给我一份详细的社区居民资料,并耐心地为我讲解重点事项。”聊起第一次上门走访,他仍然记忆犹新,“结束走访后,站长还带我进行复盘,并叮嘱我一定要记住居民提出的需求,做好后续跟进工作。”

图片

除了“老带新”师徒的一对一指导,社区组织的12期社工成长营也为缪煜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成长营中,缪煜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即使面对突发状况,也能沉着冷静,条理清晰地将事情阐述明白。在他看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王站长的教导和社区的培养。

优化“一长三员”网格专业配置

除了“老带新”的成长机制,清波街道还以原有“一长三员”网格力量为基础,在重点网格采用“1+1+3+N”模式,即导入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机制。网格队伍里,不仅有与居民情谊深厚、作为桥梁纽带的网格长与网格员,还有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网格指导员、发挥“接地”作用的兼职网格员,更有关键时刻给到大力帮助和支持的街道直联领导。

“叮铃铃、叮铃铃.........”定安路社区第七网格专职网格员邵晓鹏接起值班电话,听到另一头居民急促的喘气声:“后市街119号地下车库又漏水了,水已进入地下室室内,怎么办......”挂断电话,邵晓鹏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同时联系辖区物业公司,查看漏水情况。及时的抢修避免了更大的损害,但这仍然成了居民心中的一块心病。

图片

邵晓鹏将这个问题列入了网格议事日议事课题。议事会上,兼职网格员、居民代表、物业等多方齐聚一堂,齐商共议。经过讨论,理顺了问题症结所在:准物业在维修复杂的管路上无法达标,而邀请外部施工队进行维修又缺少维修基金。邵晓鹏向网格直联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请求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相关负责人立即带队奔赴现场进行考察,查看管路损坏情况,并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需求。最终在全力争取下,维修资金得到了保障,工程顺利启动。

图片

维修过程中,网格员和居民骨干还积极动员楼道居民,耐心解释停水的原因和影响,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维修工程顺利结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突破困境炼就坚韧内核

“你们社区可得管管啊!小区里飞线充电太危险了,哪天着火可怎么办!”一大早便有几位居民心急火燎地冲进社区办公室,向工作人员诉说小区的安全隐患。

去年3月,这样的场景在四宜路14号所在的清波门社区频频上演。这个仅有6个单元的袖珍小区空间狭小,电瓶车飞线充电现象屡见不鲜,威胁着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清波门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陈乐在日常走访中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为了劝说居民停止飞线充电,她常常趁着居民下班后一户户上门劝说,可是这样的现象仍旧反复。

图片

在一次网格议事会上,有人提议利用小区单元中间的小块公共区域安装电瓶车充电桩。然而,这块区域被部分居民种了十余年盆栽,要空出这块地,必定会引发纠纷。

果然充电桩安装通告张贴后,遭到了种植盆栽居民的强烈反对。但是网格员们并没有因此放弃,在耐心安抚劝说居民的同时,发现了其中的关键人物苗阿姨。

图片

第二天一早,陈乐便上门走访苗阿姨,以苗阿姨曾经当兵的经历为切入点,和她聊起家常。随着交流的深入,苗阿姨的态度缓和了许多,陈乐便趁机从安全问题、环境美观以及邻里和谐等角度再次劝说。经过陈乐几轮锲而不舍的上门走访后,苗阿姨最终同意撤出盆栽,支持安装充电桩的方案,还答应帮忙劝说其他居民。

图片

最终,在苗阿姨的积极支持下,剩余6户居民也被劝服,主动撤走盆栽,充电桩顺利安装。多年栽培的盆栽也在与居民的沟通下,找到了新的去处。

历经两周,该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四宜路14号小区在网格员们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消除了安全隐患,增进了邻里感情。

借 “老带新” 机制,手把手传授工作技巧,让青涩新人蜕变成长;以 “1+1+3+N” 网格配置,凝聚各方力量,提升治理效能;靠 “铁脚板” 精神,突破困境、巧解矛盾,筑牢群众安全防线。“铁脚板”们在重重考验中,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每一个诉求,让温暖与关怀在社区的每个角落传递,书写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