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上城街头重现两宋时期彩楼欢门

2025-02-25 10:49:32来源:上城报

恍若步入“清明上河图”

彩楼欢门景观小品

最近,杭州街头有了首座彩楼欢门景观小品。

彩楼欢门是一种盛行于两宋时期的独特的店面装饰形式。古时候没有LED屏,实体店就以彩楼欢门的形式打广告。大店搭大景、小店搭小景,还可以不断更换装饰主题,不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东京梦华录》都多有涉及。

如今在杭州作为街景风貌出现的彩楼欢门,位于紫阳街道中山南路,出了鼓楼大概步行200米就能看到,主要起到装饰、打卡的作用。

设计彩楼欢门景观小品,出于对中山南路整体商业布局的考虑,这一带的商业氛围很符合彩楼欢门的历史背景。同时,加上二十三坊巷围合区内有着南宋时期重要的历史遗存,打造一个彩楼欢门,其实是在中山南路植入了宋史的几页篇章,让大家可以感受到宋代的商业特色、《营造法式》的建造之美、历史名将的文学之风。

二十三坊巷改造从去年5月份启动,计划在今年5月焕新亮相。除了设计景观小品,上吴山的登山路晓霞弄最先迎来改造,火遍全网的望仙阁网红机位就在这里。

从十五奎巷拐进晓霞弄,阳光底下,两根图腾立柱是点睛的存在,就像在白纸上点缀了几笔彩色。

据介绍,柱子里包裹着燃气管道,柱子主体的图案取自明代仇英的山水画,顶部的云头如意纹则取“晓霞”之意专门设计。

与此同时,社区还找到了一位擅写书法的95岁居民,用毛笔写下了清代杭州文人吴敬湘《登吴山晓霞弄远眺》中的诗句,并把它复刻到墙上。

二十三坊巷的改造范围,北接城隍山、伍公山,东至中山南路,南至万松岭路,西至吴山景区,改造面积46万平方米。改造内容既有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硬件改善,也有对历史文化提炼的软件提升,重点突出“杭州味道、烟火街巷、展示窗口”的主题。

而在主要的生活居住区,改造会更侧重功能性。比如四牌楼与十五奎巷的交叉口,转角有一个新改造的廊亭“荟贤亭”,既能成为市民遛鸟、爬山路上的一处休憩点,还能作为居民展示书画、摄影作品的展览区,小小一个转角,就承担了双重功能。

作者:紫阳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