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4万人次!两站春运保障圆满收官
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历经40个昼夜,两站春运保障圆满收官。作为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两站累计发送旅客842.4万人次。客流高峰时段,杭州东站每1.7分钟发出一趟高铁列车,1小时发送旅客近2万人。
在这场春运大考中,东站枢纽(城站广场)管委会早预测、早谋划、早安排、早发布,精心组织、联动各方,确保旅客在高效、便捷出行的同时,也体验到细致、贴心的服务温度。
“早”字为先,保障出行
春运开始前,管委会结合东站、城站客流运输特点,主动与铁路部门沟通,并结合往年春运客流数据,提前预测客流高峰时段及到站人数,制定详尽的春运保障工作方案。
针对2月2日至6日的返程高峰,管委会在春节假期开始前即重点部署。
一是主动对接市交通局和市地铁集团,在地铁原计划延迟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再延时”运营,并协调公交通宵服务;
二是考虑到春节假期部分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返乡过年,个性化运输服务运力减少,管委会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及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畅通运力需求信息下发通道,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在杭运力参与旅客运送;三是通过各大媒体对上述信息进行广泛宣传,让返乡旅客在春节假期开始前,就已知晓东站的“深夜延时服务”。
返程高峰来临后,杭州东站开启24小时通宵运营模式,在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重视下,各平台、各部门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平稳度“峰”。站区、通道内旅客等车秩序良好,凌晨旅客打车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脸上少了很多焦虑的神情,多了几分“这么晚还有车”的惊喜。
数智赋能,创新服务
在保障旅客快速出行的基础上,管委会不断创新服务,提升旅客体验。
2月20日,从成都返杭的旅客王先生在东站1号网约车上客区用手机轻触NFC感应柱,手机便迅速跳转至接客车辆实时导航页面,这个设施让他赞不绝口:“以前最怕在火车站找网约车,经常跟司机沟通不清楚,现在手机碰一下柱子就能定位,很方便啊!”这是东站1号网约车上客区近期新增的支付宝 “碰一碰” 功能,旅客用手机NFC“碰一碰” 墙上蓝环,输入车牌号,即可精准获取车辆位置和信息,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缩短25%,广受旅客好评。
此前,杭州东站作为全国首个引入 “室内北斗” 网约车智能音频导航系统的高铁枢纽,在6号和1号网约车上客区,借助数字化实现 “车一停到位,车牌信息实时显示在室内等候区LED大屏”的“神助攻”,乘客只需扫描等候区的二维码,输入网约车车牌号,就能实时查看网约车信息及车辆停放位置,让乘客找车不再困难。
以人为本,彰显温度
春运期间,杭州东站与城站“硬保障 +软服务” 双轨并行,让旅途充满温情。1月23日,杭州站一名孕妇突发先兆流产,服务中心1分钟内联动应急救护,8分钟后将其送上救护车,高效的应急保障,确保旅客平安出行。
此外,两站开展了“温暖回家路”主题活动,送出福字、春联等1580余份,提供免费理发60余人次、健康义诊400余人次;“微笑亭” 服务台提供咨询、开水、医疗救助等服务,有求必应;两站志愿者累计服务旅客超225万人次;杭州站24小时智慧微型图书馆 “城韵书栈”亮相,为旅途增添了书香气息。
与此同时,管委会联动30余家单位,开展旅客滞留应急处置演练,协同市场监管、交通执法、属地派出所等单位,规范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运营,筑起了提升旅客服务体验的“防护网”。40个昼夜的倾情守护,不仅仅是对两站交通运输能力的考验,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未来,东站枢纽(城站广场)管委会将继续努力,不断刷新服务体验,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贴心的出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