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湖滨合伙人”模式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

2024-12-17 10:19:58来源:上城报

 “你的脉象比较弱,看你的舌苔状态,有脾虚的前兆,平常要注意多运动,少吃生冷和甜食。”来自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正在为湖滨商圈“居民”搭脉。日前,健康“邻”距离——湖滨商圈名医工作室义诊活动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如火如荼地开展。

此次活动是湖滨商圈主题服务日内容之一,是湖滨街道联合“健康合伙人”“文化合伙人”等推出的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优质服务在居民区、商圈的全覆盖。自主题服务日开展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超3500人次,是“湖滨合伙人”品牌深化的又一突出成果。

“湖滨合伙人”是湖滨街道2022年推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旨在以1.6平方公里的面积撬动更多资源与更大能量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开展项目化服务供给、场景化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与需求精准匹配。2023年,“湖滨合伙人”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和“全国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典型案例”。

资源基础更加系统化

“把这积分攒着,日后可以去‘社区百宝箱’兑换理发等服务,蛮有意思,也很有获得感。”青年路社区居民阮大伯说,最近他刚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得到了80积分。

阮大伯说的积分是“湖滨合伙人”项目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平台,像阮大伯这样的“居民个体合伙人”可随时报名活动、查询积分、兑换权益等,平台上线日用品、餐饮折扣券、便民服务券等兑换产品近百种,提升了居民参与的活跃度。

“湖滨合伙人”项目实施以来,街道、社区、社会工作站共建项目组,进一步完善“摸需求-定项目-找资源-促合作”运作链,走访对接辖区重点单位和商户550余次,签约合伙单位212家,推动项目精准匹配、落实落细。

此外,街道制定《“湖滨合伙人”基层自治工作规范》,划定“企业机构合伙人”“商户社群合伙人”“居民个体合伙人”三类主体,明确权利义务、准入退出机制、项目内容流程等,解决合伙人线上平台积分闭环、资源库清单建设等难点10余个,从而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服务场景更加多元化

“搬来青年路快一年了,我们与社区的默契度越来越好,前阵子东平巷居民得知食堂需要一个存放备菜冷柜的场地时,主动腾出自家的地下室给我们使用,这样的‘合伙’越干越有劲!”食堂运营主体“小乐胃”餐饮工作人员钟国兴说,“现在这里日均接待800余人次,我们还为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提供尊老优惠套餐。”

谈及成为“湖滨合伙人”的初衷,钟国兴表示,最主要是受街道、社区专业化优质服务的吸引。为了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街道做实街社企三方“三张清单”,牵头盘活阵地空间,社区开展4轮800份需求调研,“小乐胃”带着专业餐饮团队和200个优选菜品入驻,让辖区居民优享三餐四季的幸福“食”光。

针对社区功能不优、利用不足等情况,湖滨街道积极叠加商企、机构等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伙资源”,构建全新邻里交互场景。积极引导商企反哺,捐款赠物累计187万元,“青邻·幸福邻里食堂”“家门口的少年宫”等10余个场景集成落地。

一年多来,街道、社区通过整合党群矩阵内部空间,联合省中医院、市一医院,成立健康学院和名医工作室,让一号难求的名医服务直达商圈员工、社区居民;联合杭州博物馆、大华书场、新华影都等单位,丰富公共文化空间;与中国美院聚力打造“美美讲堂”社会美育实践平台,开展艺术鉴赏、艺术展陈等活动,实现家门口“日日有便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貌”的幸福。

治理模式实现全覆盖

街道通过服务软切口,最广泛动员和凝聚起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基层治理改革纵深发展。依托“一呼百应”机制,推动1778家商圈企业、23家物业公司等为“安全合伙人”,实现全区域联动、全环节协同。

吸纳市文商旅集团、商圈企业代表等为“商圈议事合伙人”,围绕解百AB座改造提升、in77AD座连廊提升、劝业里商业地块建设等湖滨片区更新规划项目,开展议事协商,助推城市焕新。

将省计生协发展为“健康治理合伙人”,成功承接“中国计生协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项目”(全省唯一),以“湖上青年说”“健康直播间”等家庭健康和生育支持特色服务,回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

下一步,湖滨街道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湖滨合伙人”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与完善迭代,全力打造具有湖滨辨识度的最美红巷标志性成果。

作者:湖滨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