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打造“四链四可”全域协同体系 让文化特派员“链”上“江”来时

2024-11-29 11:15:29来源:上城报

市级文化特派员涂文军在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牵头举办“非遗播种 同心筑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

“街巷是被埋藏的文化富矿,链接的是历史与现实。”市级文化特派员涂文军说。今年6月,他作为杭州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派驻望江街道。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望江门外菜担儿”,从古时的百工聚集,到如今的烟火街巷,望江汇聚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文化特派员的到来,激发了这片土壤崭新的活力:先后引入5个“非遗大师工作室”、13位“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传习导师,组织各类专家参观、研讨推进会13次,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非遗体验、传习、演艺活动20余场……活字印刷、毕昇故事、非遗文创等碎片化的文化基因串珠成链,成为赋能“‘望’眼‘江’来”的文化纽带。

文化特派员何以“链”上江来时?

“让文化特派员在望江步步顺、事事应、路路通,成果才出得来,”望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派驻工作启动以来,望江街道全域打造“四链”协同体系,助力文化特派员更好扎根街巷里弄。

一个窗“链”需求

让文化服务可及

望江过去是城中村改造主战场,长期以来资源禀赋较弱,居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呼声很高。为破解文化服务优质供给的痛点难点,望江街道建立以文化特派员、街道文化站长和社区文化骨干为主体的调研小组,以座谈、问卷、走访等形式调研问需。仅一周时间,调研小组就梳理了40余项“需求清单”,初步掌握了“一手诉求”。

“不仅要收集,更要解决;不仅要多元,更要优质。”涂文军说。在望江,文化特派员既是需求收集窗口,更是链接资源、集成供给的服务窗口。在街道平台引领下,涂文军外引内挖,整合形成20余项“资源清单”,把沉睡的、分散的资源汇聚成“文化服务包”。例如,协助文化特派员引入“非遗大师工作室”、聘任“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传习导师,开展刺绣、剪纸等非遗项目的传习活动……让群众触手可及文化服务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一座桥“链”文脉

让文化标识可见

在望江街道始版桥社区,一直流传着关于“毕昇建桥”的传说。据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曾在此建桥方便百姓过河,后人便以“始版桥”命名纪念此事。

“杭州很多地名都带有‘板’字,但以这个‘版’命名的只有始版桥。”为了深入挖掘“桥”背后的故事,望江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启动“社区文化建设百名专家行”行动,并围绕“宋韵+科技”,全面开展“始版印迹”文化标识建设,助力文化特派员讲好“桥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以打造“爆款”的思维,将文化特派员项目与文化标识建设有机结合,探索“文创+历史+数字”多元碰撞,给本土文化以故事化的新表达、新传播:靶向挖掘始版桥人文底蕴和烟火气息,作为“75载‘巷’新记”国庆专题报道典型案例;《文化特派员在望江》系列微视频在抖音、潮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聆听老居民讲述始版桥与毕昇的故事”登上抖音热榜全国TOP48名。匠心设计的文化标识“毕昇IP形象图案”荣获“杭州市优秀版权作品”奖项,为全市唯一街道获奖作品。

一块版“链”场景

让文化体验可感

“这些项目平时想见到都难,现在竟然走进了我们的社区,让我们能近距离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婺江社区越剧队队长汪美英不无感慨地说。她口中的体验项目,就在“始版印迹”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居民体验文化项目的热门去处。

据介绍,望江街道充分发挥“活字印刷始版之地”资源优势,将“始版印迹”融入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会活动等诸多场景。在多方“灌溉”下,文化特派员“种”下不少好场景,“始版印迹”非遗展示体验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我们探索文化特派员工作‘项目化牵引、场景式落地’的生动实践。”望江街道相关负责介绍,从“一块版”的小切口着手深化,街道携手杭州市文化特派员涂文军启动“非遗在社区”项目,陆续开设雕版印刷、“匠心传承”冷瓷、杭绣等系统课程,累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

一群人“链”未来

让文化生态可融

“我建议在西湖旁拍摄一个舞蹈视频,融入您的西湖绸伞,到时候一定很出圈。”

“可以提取‘活字印刷、桥、巷’的内核元素,以短视频、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始版桥未来社区的人文底蕴。”

日前,由望江街道主办的“优秀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探索”分享交流会引来众多共建单位、文化团队参与。在分享会上,派驻上城区的省、市、区文化特派员实现三级联动,大家普遍认为,建立一个跨区域的文化特派员长期联络机制,将有助于促进文化特派员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从而为文化赋能精神共富加注新的活力。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街一社到三级联动,正是文化特派员意义所在。”望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将继续为文化特派员项目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支持,逐步构建起一个“非遗+旅游+演艺+文创”的文化生态融合模式,将更多高质量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让文化赋能在望江“链”上“江”来时。

作者:望江街道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