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的这位“老朋友”20岁了!当年通车的盛况你有印象吗?
今年是复兴大桥通车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作为杭州人民的“老朋友”,复兴大桥累计服务12亿辆次安全通行,为杭州从“西湖时代”向“拥江发展”城市规划战略顺利
2004年10月16日,复兴大桥正式通车,它如一条巨龙般横跨钱塘江。
连接起杭州的老城区和滨江区,使两岸的往来变得更加便捷,成为杭州交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
复兴大桥,位于钱江一桥下游4300米处,复兴地区南星桥附近,距钱江三桥4200米,日车流量达17.7万辆。
复兴大桥,还是杭州市第一座跨越钱塘江城市景观桥梁。为了方便市民、游客,在桥上观看江景和城市新貌大桥,建成后,下层建有观潮平台,满足了市民们“坐在桥头观江景”的愿望。
站在复兴大桥上,桥下的江水悠悠流淌,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每当夜幕降临,复兴大桥灯火辉煌,与两岸的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随着时间推移,复兴大桥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它不仅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像是一座时光的桥梁,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最后,跟着《钱江晚报》这则大桥开通前夕的报道,感受下当年的盛况吧。
这样的场面,不亚于观看钱江潮的盛况——昨天(指2004年10月14日),杭州有11万人赶着去看即将开通的钱江四桥(复兴大桥)。
杭州复兴路北口,一辆公交车刚刚到站,呼啦一下就被淹没在人群里,上的上下的下,一会儿又跟来时一样满满当当地开走了。
两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中间是宽阔的江面,站在观景平台上看钱塘江江景让杭州人倍感新鲜。
“真当漂亮!”
“不会比外滩差呢!”人们拿出了望远镜,举起了照相机,要把这美景看清楚、留下来。
“西湖有新15景,钱江四桥应该是钱塘江新景。”不知谁说了一句,周围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
“我早上6点多就来了。”美术爱好者俞永兔摆弄着他的画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四桥开始建设以来,他就没有停止过为它写生,这一画就是近3年。昨天,他特地带来了精心挑选的20幅作品,在桥上开起了现场画展。他说他还不是最早的,早晨5点多就有人陆续上桥参观了。
家住望江门外的邱先生推着85岁的老母亲也来了。“我妈妈的娘家就在桥那头,前两天听说四桥造好了,老人家就想着来看看。”邱先生笑着说。
手牵着手的情侣、结伴来的老姐妹、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这座1376米长的大桥成了昨天杭州最热门的景点。据统计,参观人数达11万人次。公交车司机杨师傅介绍说,原本安排了10辆49座豪华大巴接送参观者,结果等车的队伍居然排了500多米,赶紧临时增加12辆车,但还是不够,短短2个小时他已经开了3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