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上城区有多少百岁老人?分布情况公开!

2024-10-11 10:15:54来源:区民政局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我们迎来了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有着“长长久久”之意,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小尚从区民政局获悉,上城区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4.90万人,其中百岁老人(周岁)292名。(数据截至2023年底)

上城区百岁老人分布情况

(截至2023年底)

QQ_1728612936977.png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23年底,上城区共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7.57%,比上年增加1.22万人,增长0.75%;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2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73.18%;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4.1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51%。

近年来

上城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

扎实推进“三型颐养·幸福+”家社院一体化

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

相补充、相协调、全闭环、多层次的

养老服务体系

有效推动优质公共服务

覆盖全体老年人

据了解,全区现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485家(养老机构29家、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家、社区级照料中心172家、老年助餐设施133个、老年教育设施130家)。

一起来看看

上城如何做好养老服务工作

聚焦全域覆盖,阵地设施更加优化

以“十分优享”公共服务设施圈层体系建设要求为标准,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网络,提升辐射能力,促进长效运行。通过旧改腾挪、街区嵌入、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建、公共服务用房配套建设等形式,盘活养老服务场地资源;按照“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标准,建成14家康养联合体,提前两年实现街道全覆盖;加强街社两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域覆盖、“十分可达”。

聚焦机构安养,服务供给更加优质

以“让浙里上城更美好”为目标,优化养老机构床位供给,强化养老机构监督管理,聚焦老年人刚性照护需求,提升养老机构照护能力和服务质量。坚持养老机构发展管理两手抓,出台安全管理文件,形成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推动传统“居养型”机构向“护理型”机构升级,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机构“三有”业态;建设“幸福忆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个性化照护、机能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社会交往等专业性、全方位服务。

聚焦精准施策,服务保障更加健全

重点加大对孤寡、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通过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全面保障和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扩面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把中低养老金收入老人纳入政府补贴范围,每年实时调整;持续深化“幸福·邻里食堂”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组建幸福助餐队、建设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通过“站点+上门”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针对老年人重点、难点需求,有效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持续做实助老服务。

聚焦医养结合,协同联动更加紧密

积极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依托专业化“医联体”团队,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合作,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协同模式;在四季青街道运新社区打造全市首个社区级“医养护驿站”,引入区域“医联体”深入开展老年健康服务;印发《关于做好上城区老年人自理能力常态化评估工作的通知》,依托“浙里康养”数字化应用平台,深入排摸老年人基本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

聚焦群众关切,关爱照护更加深入

健全完善以安全保障为主、助老养老服务为辅的关心关爱老年人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向各类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照护服务。对常住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以及全体户籍老人、非户籍且常住的老人开展长效走访;为部分经济困难且失能老年人安装家庭养老床位,将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延伸到家庭;为独居老人安装“安居守护”套件,实时关注老年人居家动态,通过智慧化平台服务防范安全风险;持续推进社区、城市环境公共设施以及家庭适老化改造,积极营造老年友好环境。

聚焦整体智治,数字赋能更加高效

将养老服务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通过不同的应用、产品,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精准。建设区智慧养老中心,一体迭代“上城颐养”智慧平台,开发服务核心模块,实现在线“找政策、找设施、找服务、找资源”;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加装智能终端设备,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检测场景;针对高龄特殊老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智慧养老”服务。

聚焦队伍建设,能力素质更加专业

坚持以补短板、强素质为导向,每年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竞赛,逐年提高持证率,为养老行业输送大量人才;落实养老服务人员入职奖补、长期服务津贴、持证奖励、技能竞赛奖励等补助政策,提高护理员队伍获得感;加强护理员关心关爱,同时积极挖掘优秀典型,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认可度和社会认同感。

下一步,上城区将围绕省、市养老服务领域的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推动机制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三型颐养·幸福+”家社院一体化大养老服务体系,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化、多样化、智慧化,努力打造“浙里康养”上城金名片。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