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紫阳:古韵新姿,睦邻紫阳,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先行者
风雨磨砺迎华诞,接续奋斗再扬帆。为迎接新中国75岁华诞,上城发布特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栏,以上城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昂扬姿态,向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真挚、热情的祝福。
与新中国同岁的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是民政部认定的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治理的发源地,上羊市街社区走过了75年的风雨。
在金钗袋巷79号院子里的陈福林铜像有着时代所赋予的意义,1949年10月23日,黄包车夫陈福林经过民主选举当选为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主任。在西牌楼小学的礼堂内,上羊市街的200名居民代表和50多名列席居民围坐在一起,以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了9名居委会委员。其中,热心办事的陈福林以220多票当选为第一任居委会主任。
从此开始,上羊市街“刮”起的基层民主自治之风,开始吹向中国的角角落落。
以上羊善治为起点,紫阳街道始终以“古韵新姿 睦邻紫阳”为准则,在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勇敢向前。
以民需为序 做好民生实事
“你听说了没,三园邻里食堂推出了减脂套餐,价格不贵,味道还不错。要不一起去试试?”在太和广场商户楼上班的小冯拉着同事小刘,中午就往不远的海潮雅园三园邻里食堂跑。
今年上半年,为破解海潮雅园多个小区公共设施需求不足、食堂需求较为强烈的问题,街道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决定采用“分散选址,市场化运维”的方式,在各个小区分别建设食堂。
于是,位于海潮雅园三园的邻里食堂应运而生,依托五云山疗养院营养餐团队的专业支持,食堂以“健康”作为主打理念,在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的基础上,食堂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学生营养需求等营养健康套餐,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享受专业的营养健康餐。
“在中餐时提供减脂餐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据食堂负责人介绍,食堂还在附近一些写字楼、公司里征集意见,逐步改进配餐方案,也正是因为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光顾社区邻里食堂。
社区邻里食堂的建设,只是街道各项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小小缩影。
今年以来,街道针对辖区新、旧住宅区交错密集的特点,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积极联动盘活资源,努力发挥党建联建作用优势,厘清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全力构建符合现实需要的“十分优享”圈层体系。
因地制宜规划“幸福+”助餐服务圈,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邻里食堂5家、助餐点2个,年内助餐配送服务达79924人次。持续优化婴幼儿服务网络,新增1家普惠型幼托机构和1家婴幼儿成长驿站,辖区累计提供托位总量547个。丰富居民文体生活,在望仙阁、瓦肆遗风等地打造文艺赋美精品点位,开展惠民演出32场;新建8处、3500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累计开展48场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赛事活动,参与3000余人次。连续第十年举办全民阅读节活动,在尚蓝书房、最天使书城、各社区设置邻里阅读空间,全域营造“书香润心·紫爱阅读”氛围。
以邻里为本 夯实平安建设
“那天我就看见他在路上神情很焦虑,看起来像是遇到了麻烦。”街道向阳群众志愿者张俞良说。
这一幕发生在8月1日上午,整个杭城酷暑难耐。家住十五奎巷社区的两位退休党员志愿者正在路面巡逻,发现了一名神态焦急的老人,上前询问得知其老伴患有老年痴呆,在买菜过程中不慎走失。面对心急如焚的老人,志愿者立刻联系了公安,在确定走失人员的体貌特征后,协助公安通过监控查询到其老伴的行走轨迹,最终顺利寻回了走失的老人。
今年,街道深化推进“邻里110”工作机制,推进“向阳群众”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并试点开展“二十三坊红巷”志愿服务项目。
张俞良所参加的,就是向阳群众志愿服务的巡逻队伍。志愿者们协助公安、消防、行政执法等部门,一共开展巡查巡逻,对发现的商家纠纷、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处理,共同做好二十三坊巷的坊巷治理,实现上城区“最美红巷”工作导引所提出的“公共服务、公共治理、公共安全”三大领域成效。
除了“向阳群众”志愿服务二十三坊巷的试点项目以外,街道还全力夯实平安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系列行动,完善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建设,成功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10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项目试点。按照“一小区一方案”模式,找到业主、开发商、物业公司、街道、社区之间“最大公约数”,平稳推进高层小区“生命通道”整治。创设“街事荟”平台,推出街巷“打更人”“巷里议事会”等子品牌,从服务和治理角度探索大马弄商事一件事服务、二十三坊巷居民互动式自治新路径,提升城市治理格局水平。
以品质为旨 寻求美好生活
“这里最特别的就是设置在校园最高点的体验园,可以观察到小鸟和小松鼠前来吃东西、喝水的样子。老师还在这里设置了红外相机,可以捕捉到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紫阳小学毕业班的翟东洋向大家介绍。
今年暑假,街道与紫阳小学联合启动了“亲子家庭日 走进生态园”假日活动。来自杭州市凤凰小学106班乐天小队的少先队员与家长们,以亲子游的形式走进紫阳书院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的形式更好地感受大自然,是我们的初衷。”据街道公共管理办负责人介绍,依托紫阳小学沿山的地理优势,街道与校方因地制宜打造生物多样园区,规划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昆虫园、百草园和珍稀植物园,创建沉浸式生物多样性体验硬件基础。同时通过对接杭州市植物园,配强、优化园区植物株数、种类及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科学性、可持续性,建成了杭州市第一个校内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聚焦品质城区,以最强决心共建美好生活。
今年,街道以“杭州味道、烟火街巷、展示窗口”为目标,推动十五奎巷——太庙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街区风貌、优化商业业态、彰显文化韵味,目前小区改造部分已进场施工。引入社会资源,丰富社区公共空间运维模式,与西泠印社合作打造“西泠书房·紫阳文化艺术中心”,一站式满足居民品质生活需求。围绕“紫家益老”幸福清单一件事,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全域推广“智慧适老化改造”项目,加大适老化改造产品与服务供给。
抬头眺望,紫阳打造城市版“枫桥经验”的睦邻画卷正在徐徐打开。街道上下将聚焦“寓治理于服务”总体目标,以“最美红巷”在紫阳的落地实践,深化“争星晋位全域建强”,切实做到“办实一件事 赢得万人心”,让基层治理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