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陈铮:“合”韵筑基,共筑幸福清波门

2024-09-13 09:16:31来源:上城报

陈铮(中)在杭师附小成立文化特派员工作站,把相关服务延伸到学校

作为区文化特派员,在清波门社区履岗的这两个月里,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此期间,我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梳理了社区的文化渊源和资源,并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我们定下了“幸福清波门邻里文化圈”的文化提升项目,旨在依托社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双拥工作基础,深挖“双拥”文化的内涵,以提升“双拥小广场”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化活动,以满足“社区小邻里、军民大邻里”的多元化文化服务需求。这两个月,是我们文化项目筑基固本的阶段。而9月1日,我们牵头街道、社区、学校多方共同策划的《国旗国旗我爱你》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更是这两个月来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此次活动获得了杭报头版的报道,在复盘中,我更是深刻体会到了“合”字文章的重要性。“合”,也是我作为文化特派员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努力方向之一。

在具体的工作中,“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资源整合

实现多方共赢

这次活动由多方主办与承办,成功实现了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的整合,形成了强大的资源合力。

这段时间,我走访了辖区多家单位和文化场馆,利用他们的文化资源,开发“小小打铜匠”“小小中药师”等课程,为孩子们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了资源对接。这种资源的整合,让我对文化特派员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也实现了多方主体的共赢。

力量聚合

打造和谐基调

在活动中,各方力量有明确分工,如学校负责升旗仪式、社区负责组织文化骨干,大家紧密合作,共同落实各个环节。

文化特派员工作需要多方合力,派驻单位和派出单位这两个强大的团队是我坚实的支持系统。在宣传部的引领下,我们首先进行了机制建设:组建了一个文化特派员工作群,畅通了沟通渠道;确立了一项工作协调机制,周月对接,确保落实;建立了打造文化资源库机制,分类整理了文化遗迹、团队、节目等,为工作提供了坚实后盾。这种力量的聚合,为文化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和谐的基调。

项目融合

促成高效工作

这次活动流程紧凑有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从主持人开场、领导致辞到国旗护卫队升旗仪式等环节,整个流程完整且富有意义。同时,街道与学校还共同负责媒体联系和宣传稿撰写,为活动的广泛传播打下基础。此外,这次活动还是文化特派员项目和学校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活动的有机融合,我发挥了思政教师的专长,在国旗下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堂关于国旗法及相关知识的宣讲。在街道和学校的支持下,我还在杭师附小成立了文化特派员工作站,把爱国主义相关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学校。这种项目的融合,促成工作高效发展的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做好“合”字文章,让清波门“双拥”文化的色彩更加鲜艳,让居民幸福的成色更加醇厚。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