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依法监督“组合拳” 共绘美丽上城新图景 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视察二十三坊巷有机更新项目建设情况
视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依法履职、善作善成,在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把握三个关系 精准监督有高度
工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不缺位、不错位,确保生态监督工作有理、有力、有为。
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市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关于美丽上城建设各项目标要求,确保监督工作与区委中心任务一致、与全区工作大局合拍、与人民群众要求相呼应。每年定期听取和审议上城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专项报告,监督“一府一委两院”抓好落实。近年来,生态环保领域听取审议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6次,开展执法检查、立法调研活动5次,组织专项监督4项、重点调研3项、专题视察2项,助力上城写好生态文章、推进绿色发展,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大理念,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依法履职各方面全过程,转化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切实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聚焦水环境治理,深入开展上城区“五水共治”工作和大运河生态环境修复保护课题调研,针对“治反复、反复治”“长期治、治长期”等难点,提出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法制体系、加快工程建设、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建议,助力打造岸绿水美、人和业兴的优美环境。
坚持寓支持于监督。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参与立法工作优势,配合省市人大开展排气污染防治、建筑垃圾管理等多部法规立法调研,积极收集政府部门工作中的困难和对法律法规的意见,形成立法建议向上级人大报告,其中十余条立法建议被吸收采纳。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代表“双岗建功”“三进三为”等活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争做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绿色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生活的引导者,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坚持三个突出 工作监督有深度
工委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热点难点,把握“美丽上城”部署要求,用心用情依法履职。
突出规划监督促发展。注重把区委决策部署、政府着力推进、群众普遍关注、人大职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强化生态保护、规划先行、绿色发展理念,审议《杭州市上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的关系,既充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环保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突出建设监督促和谐。深化落实区委“打造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具体要求,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道路提升整治专项视察,针对道路平整度不够、绿化养护不足等问题,排摸问题点位,逐项交办督办,推动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既加强路面改造提升,串联内外路网,改善交通道路质量,又完善道路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景观、风格、造型、色彩和服务功能协调统一,增加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
突出治理监督促民生。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围绕品质宜居民生实事项目,组织人大代表实地察看市容景观提升工作情况,梳理群众意见建议15条,促进精细化管理,让景更靓、街更洁、路更畅;听取全区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工作汇报,推动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机制,生活垃圾“三化四分”成绩位居全市前列,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创建成效显著;组织开展城区风貌整治专题调研,助力全区省级风貌样板区试点创建,推动共同富裕微观落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抓好三个跟踪 执法监督有力度
工委把开展执法检查摆在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以“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推动环境问题解决,助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上城。
层层深入,跟踪发现问题。牵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通过意见征集、基层座谈、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等多渠道,累计收集梳理4大类问题、76条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围绕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环境治理基础建设、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内容开展专题调研,协同推进辖区空气质量改善,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PM2.5和O3“双控双减”;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全面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效。上年度我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市控以上考核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和水源地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全区Ⅳ类水占比8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1%,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一。
步步推进,跟踪整改问题。通过与省市人大联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报告,采取领衔督办、跟踪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等方式,对减少塑料污染、污染地块整治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督办力度,推动全区土壤环境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促进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成“无废社区”等各类“无废细胞”61个,完成率152.5%,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全域无废创建工作全市领先。
环环相扣,跟踪长效治理。扎实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依托人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问卷调查,梳理600余份样本,检查工地、小区、市场15个,组织座谈交流8次,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形成涵盖9大类问题和6个方面建议的《噪声污染防治执法检查调查分析报告》,重点研判部门职能交叉与监管盲点,推动政府制定区级相应配套管理制度,明确不同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分工。助力推进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省级试点工作,调查评估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探索建立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划定方法,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奋发作为、务求实效,助力谱写美丽上城新篇章,为生动展示“最杭州、新上城”风采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