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文化特派员在上城 | 文化聚力,走好助企惠民第一步

2024-08-30 08:59:53来源:区文明办 凯旋街道

“凯旋初印象: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希望我的加入能让他们的工作生活锦上添花。”文化特派员方杜衡在自己的第一篇特派员日志中写下这句话,这是她为自己为期2年的特派员工作定下的期许和目标。

方杜衡来自杭州市文创中心,带着“打造助企惠民文化服务平台”这个项目来到凯旋街道。在近2个月的时间内,她走访调研了华智2号国际网络传播示范基地,景新书画院、王新枝工作室等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层群众组织。

以文聚力

让助企有平台有载体

8月22日下午,一场文化金融政策宣讲在华智2号国际网络传播示范基地热闹开场,20多家在地文化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这场培训。

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方杜衡发现有不少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不是很了解,于是她邀请了文创中心的资深经济师李寒来进行这次宣讲。李老师介绍了全市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情况,并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

“今天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一方面对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和这么多同行前辈聚在一起交流,也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百万特效师主理人钟源表示,他的公司在今年初落地凯旋,进驻了华智2号国际传播基地,而文化特派员带来的这场讲座帮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了文化金融政策。

这是方杜衡在华智2号开展的第一场活动,未来她的计划是整合政府部门、高校、律所、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提供包括设立园区产业公共服务点和企业公共展陈及活动空间,持续开展政策咨询、金融对接、人才培训、业务合作、活动参与等全方位的产业服务。

以文惠民

让惠民有温度起共鸣

在景芳三区,绿树掩映下,有一栋二层中式小楼若隐若现,这里就是凯旋人的精神文化栖息地——景新书画院。

方杜衡第一次踏进书画院,就被扑面而来的浓郁墨香吸引了。

一楼的正厅四壁上挂满了老师们的作品:书法、国画、纂刻、漫画……书画院院长徐瑾告诉她,自1997年成立至今,书画院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展览数百场,每年春秋季开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暑假举办小候鸟公益培训。

在书画院的二楼,方杜衡参观了老师们平时写字作画的工作室,这里也是书画院开设的老年大学平时上课的地方。自2017年开办至今,老年大学累计已有学员近千名。“我们这里学习的氛围很好,老师同学都很处得来,有一些老学员搬家了还会到这里来上课,每天坐一个多小时公交也不觉得累。”书法老师陈志群正在准备当天下午的上课用具,他邀请方杜衡一起体验扇面书法创作。

在与徐院长的交流中,方杜衡还了解到书画院正在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创作。在去年的杭州亚运会期间,书画院与杭州火柴厂合作创作了一套以古今穿越的运动为主题的火花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走出书画院,方杜衡已经在心里筹划起下个阶段的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一次居民自己的书画展,送一场居民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指导支持开发一款居民共同参与设计的文创产品……

“用老故事传播新风尚,构建居民认可,深入人心的城市文脉,我有信心用两年的时间打磨一个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文化服务项目。”在最近一篇特派员日志中,方杜衡这样写道。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