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 基层干部团队展风采 擦亮最美奋斗“底色”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看见”行动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基层干部鲜活事迹,激励干部在“看见”中担当作为,示范引领广大干部以更大作为奋力建设“最杭州、新上城”新篇章,现推出“看见”专栏,打造基层干部、团队展示舞台,擦亮最美奋斗“底色”。
彭埠街道六堡社区回迁安置工作指挥部
作为彭埠街道钱江新城二期区域回迁安置的收官项目,六堡社区回迁安置工作指挥部通过6天时间,完成728户100%选房,圆满完成整体回迁安置,做到一户不留,平稳有序。
自今年3月进驻指挥部开展筹备工作以来,街道城建条线干部包张超就没有休息过一天,白天驻扎现场,晚上审核材料,周末参加各类协调会议……从收集资料、四方会审,到打包坐位、现场选房,他一刻不敢懈怠。“回迁的每个环节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确保公平。”
在六堡社区回迁安置指挥部,有近百名像包张超这样的干部。街道坚持将回迁安置等重点项目作为锤炼队伍、培养干部的舞台,面对此次回迁安置中利益群体多方、群众诉求多元、外部环境多变等难点,指挥部6大工作组、14个临时党支部全力协同,充分发扬“只要令下,一定攻下;宁可倒下,决不退下”的彭埠铁军精神,通过干部带支书、党员带骨干,以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5+2”“白+黑”的工作节奏快速推进各个环节。面对群众对房源打包等关键环节的关注,指挥部干部们细致分析、充分衡量,不厌其烦做好解释沟通工作,用公平公正打消群众疑虑、赢得群众满意,以“硬核”战斗力稳稳托起群众“安居梦”。
“一呼百应”社会共治工作专班
6月初,来自“一呼百应综合指挥平台”的一声AI“呼喊”,将一名男子在钱塘江中奋力挣扎的画面捕捉并推送到望江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平台通过融合通讯模块第一时间呼叫正在街面巡逻的综管队员,并联动水上派出所、医疗急救等力量,5分钟内抵达现场挽救落水者生命。
在一件件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件得以快速解决的背后,是“一呼百应”社会共治工作专班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结晶。在政府侧,区社会治理中心应急指挥科、运行监测科化身“技术智囊团”,深入街道了解治理需求,反复测试AI算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让算法能够自动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实现更精准的目标识别、事件预警,形成“视频会商联合指挥”“智能巡查”两大特色应用场景,让2728台对讲设备、19300路监控成为社会治理的眼睛和耳朵;在社会侧,区公安分局基层基础管理大队深入楼宇、市场、商圈打造特色共治单元,推进“中国服装第一街”商户共治联盟组建,手把手带着物业保安、经营业主开展巡逻防控、纠纷调处、应急演练等工作,让更多社会力量主动扛起平安共治责任。团队协作、同题共答,两侧协同、系统重塑,让“一呼百应”共治体系成为全域打造“最美红巷”的最实基础。
闸弄口街道“幸福邻里坊”工作专班
闸弄口街道是老旧小区占比达55%的老街道,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高达30.28%。曾经,居民有需求,社区没有服务空间是街域治理的难题。结合旧改挖掘社区资源,补足公共服务空间短板,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可感可触可及的服务,是闸弄口街道“幸福邻里坊”工作专班重点攻坚的任务。2022年以来,闸弄口街道已建成11个幸福邻里坊,覆盖服务居民群众近10万人,今年还将建成4个,实现幸福邻里坊全域覆盖。
“三里亭社区是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流动人口多,针对前期居民需求,幸福邻里坊除了医养驿站、邻里食堂,还可以再布局一些流动人口治理、零工市场、流动党员管理功能区域”“已经倒排了建设时序,社区下个月开始启动过渡”这是闸弄口街道三里亭社区的一场最为普通的现场会,每周,街道“幸福邻里坊”工作专班都会到社区现场办公,街道组织、民生、城建条线干部和社区干部一起,统筹幸福邻里坊建设的各个环节。而社区书记王秀娟为了能顺利启动项目,周末和晚上都在入户走访,“群众意见要听的广、吸收透,幸福邻里坊的功能才更实用、好用”。
回应群众需求、统筹街域资源,幸福邻里坊不仅为居民群众的公共服务、公共治理、公共安全提供了可感可触可及的场景,还是街社两级干部练兵场,幸福邻里坊建设到哪里,干部“赛场赛马”就到哪里,专班统筹推进幸福邻里坊的设计规划、功能布局、工程建设、服务项目、运营模式等核心关键,形成了“党工委统筹、条线包干指导、社区落实推进”街社两级良性运作模式。街社干部在一个个项目中提升了向心力和战斗力!专班成立以来,在项目上历练、轮训的街社干部已达100余人。通过幸福邻里坊建设,不仅因地制宜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老一小一特”服务矩阵,真正让“幸福邻里 十分优享”的成效写在了居民群众的笑脸上。
基层干部团队展风采
擦亮最美奋斗“底色”
勇攀登 共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