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限,是为了畅
潮新闻讯 9月18日是亚运期间杭州单双号限行的第一天,亚运氛围已经越来越浓。体验过“亚运版”早高峰之后,不少杭州市民纷纷晒图,路上机动车少了,地铁班次加密了,通行变得更顺畅。道路的通畅度,体现着市民的配合度、支持度。畅行亚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台引擎。
限了,更畅了。在杭州多久没体验过这样的早高峰了?打开导航,原本堵成深红色的路段一片绿油油。据潮新闻报道,有网约车司机说,有的路段以前要等三四个红绿灯,现在一个红绿灯就能通过。也有白领平时要开35-45分钟的通勤路程,只用15分钟就到了。有些地铁线路的人流量比往常明显多了一些,但是车次也明显加密,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挺通畅。可见,单双号限行首日,尽管还是“磨合期”,但是从大家的“体感”来说,总体还是顺利通畅的。
这样的通畅度,离不开交通参与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很多原本都是开车上下班的市民,或是纷纷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是拼车、搭车、打车,这份通畅里,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也有家长限行之后无法接送孩子上学,想出了“组建单双号送娃小组”的办法和学校打好配合。正是有了大家的将心比心、支持理解,才有了这份通畅。可以这样说,单双号限行首日的良好效果,是所有的交通参与者一起默契配合出来的。
当然,既然是交通管制,不便总归难免,也有人认为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怎么看待这种不便?
限,是为了畅。十个指头各有长短,任何一项政策都做不到一个招式解决所有问题。只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坚持多目标动态平衡,才能找到符合最广泛多数利益的选项。限不是目的,畅才是我们的追求。本届亚运会举办期间,亚运交通流和长假交通流将在高速、城市、景区等区域叠加,交通管理形势严峻。如果不出台相应管控政策,那么必然将影响亚运赛事通行,对普通市民的出行也将造成更大的影响。制定交通组织管控政策,是国际通行做法,也体现着东道主人民的待客之道。限和畅,并不是无解的矛盾体,处理好了两者关系,可以由限而畅。
心畅,才能路畅。虽然管制会带来一时的不便,但这些不便是属于可控、可解的。相反,如果不采取适当管控,反而可能会带来无法控制、甚至无解的后果。试想,如果赶着比赛运动员们和早高峰通勤的车流挤成一锅粥,不仅大家都可能会误事,杭州的美誉度也会打了折扣。眼前的不便终究可以克服,多将心比心,多算算长远账,心宽了路自然也就宽了。
其实交通组织部门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且通过种种措施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比如设置交通出行“急事通”,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民生保障。亚运数字专用车道也将根据大数据计算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对大家出行影响。此外,相关部门还强化出行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地铁、公交、出租车服务保障能力,推出公共交通优惠政策。
喜事将近,需要每个交通参与者在内的社会各方积极贡献合力,助力亚运通行一路畅达。